本报记者 马晓艺 贾风城
“昨晚在家发现了隐翅虫”“我中招了”……近期,被称为“会飞的硫酸”的隐翅虫变得活跃起来,泰安很多市民在家中发现有隐翅虫,且不少市民已中招“隐翅虫皮炎”。
泰安多地遭隐翅虫“侵袭”,有市民在家中捉到10余只
“刚开始不知道是被虫子咬的,还以为是不小心擦碰的。”家住岱岳区御驾新苑小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突然发现自己腿部有红痕,以为是碰伤,并未放在心上,次日伤处不适感加重,他就用碘伏简单处理了一下,没想到再看伤处的时候,非但没有好转,上面还出现了一些小水疱。张先生这才有点慌,去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隐翅虫皮炎。
“知道是隐翅虫导致的皮炎之后,我们就开始在家里留心观察,仔细找了一下,结果一天时间在家里找出了十多只隐翅虫。”张先生说,据他观察,虫子具有趋光性,而晚上客厅里灯光比较亮,隐翅虫被灯光吸引,从纱窗缝隙等地方钻进了家中。“因此,晚上一定要关好纱窗。”张先生说。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坐标泰山院子,在家发现2只”“我在肥城,我被隐翅虫咬了”“东平,11楼,刚发现家中有好几只”……记者通过短视频平台网友报出的坐标发现,泰安市多个县(市、区)都出现了隐翅虫的踪影,并成为当前市民讨论的热点。
据了解,隐翅虫体型较小,体长3毫米左右。翅膀停落时折叠隐藏在鞘翅之下(故名隐翅虫),飞行时可快速展开。体色多为黑黄相间,即头部黑色,胸部黄色,鞘翅黑色,腹部前端黄色,腹部末端黑色,十分好辩别。
隐翅虫体液具有强酸性,医院每天接诊十几个病例
“自八九月份开始患者增多,目前皮肤科门诊、急诊均能看到隐翅虫皮炎患者,一天少的时候接诊五六个、多的时候可以接诊十几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穆震介绍,该病多发于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因为其体液是强酸性,堪比硫酸。
穆震介绍,隐翅虫不会咬人,也不会蜇人。当人们把隐翅虫拍碎以后,体液接触皮肤会引起强烈的接触反应,这是因为隐翅虫的体液具有毒性,PH值可以达到1到2,是强酸性的液体,会引起局部皮肤的过敏反应。当人体接触到隐翅虫的体液后,接触部位会出现水肿性的红斑,往往呈条状或者鞭打样的改变,严重时会出现水疱、脓疱,甚至可能出现糜烂,以及皮肤坏死,同时往往伴有比较明显的烧灼样疼痛,搔抓后可将毒液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新的皮疹,如果接触部位发生在眼睑等部位,往往会引起明显的肿胀。
此外,记者了解到,隐翅虫的毒液沾到衣物上再接触皮肤也会引起隐翅虫皮炎,因此,遇到隐翅虫要谨慎处理。
一旦接触隐翅虫体液,应迅速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
遇到隐翅虫时该怎么办?
“发现隐翅虫后,可用胶带粘住或纸巾包住扔掉,避免接触虫体;若虫子落在皮肤上,绝对不能拍打,要轻轻吹走或用软物扫走、甩走。”泰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李坤强调,如果接触到隐翅虫体液,应迅速用清水或肥皂水进行冲洗,如果发生隐翅虫皮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若已经接触部位没有出现破溃,可以使用复方多粘菌素软膏,以及弱效的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果出现了皮肤破溃,可以加一些生长因子,进行皮肤的修复,同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局部冷敷。”穆震说。
面对隐翅虫的危害,做好日常预防是关键。穆震建议,市民居家时可通过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挂好蚊帐进行物理性预防,但需注意,隐翅虫体积细长,纱窗孔眼较大的话是可以钻进去的;睡前熄灯,隐翅虫有趋光性,避免灯光将隐翅虫吸引过去,睡前可以检查床铺及被褥;外出时穿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避免在路灯下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