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城事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医药价格管理与公示 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提质扩面
新开旅游直通车串联起两大景区
钱范:新莽时期东平曾有“铸币厂”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钱范:新莽时期东平曾有“铸币厂”

 

东平县文物保护中心(东平县博物馆) 张超

2011年,在东平县城世尊华府小区的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发现新莽时期的铸币窑址,经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出土6万多枚钱币,其中大部分为“大泉五十”,同时,还出土了大小不等的陶质钱范残件20多块。这些钱范的发现,对研究王莽时期货币改革,研究当时东平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

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具,有陶、石、铜、铁等多种材质。工人在浇铸铜钱时,先以金属母范为模板,翻印出泥质子范若干,阴干后装窑烧制成陶质子范,然后将数块陶质子范层层累加,用泥土封严,仅留浇注口,由浇注口将铜液灌入,让铜液顺着孔道流入型腔之内,待铜液冷却凝固后将钱范打开,取出铜钱,一次可铸造数百枚,数量不等。铜质母范能够反复使用,而陶质的子范则是一次性的,用过后便不能再用,东平县出土的陶范就是子范。这些陶钱范之所以不规整,是因为当时只能敲开才能取出铜钱。

汉武帝时期,朝廷将各诸侯国的铸币权收归中央。为加快新旧货币的兑换进程、增加新币的供应数量,王莽篡位后下放铸币权,派遣50名谏大夫前往各郡国铸造新货币,《汉书·王莽传》记载:“始建国元年,又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铸钱于郡国。”这破坏了自汉武帝以来铸币权归属中央的传统。在东平县出土的陶钱范中,有一块除印有“始建国元年三月”,还反印着“……后钟官工东造”铭文。后钟官是王莽时期主管铸钱的机构。钟官,最初是青铜乐器演奏及铸造的职官,汉武帝时期专门负责五铢钱的铸造。王莽时期把钟官分成前钟官、后钟官,他们共同负责钱币铸造。王莽为推动货币改革扩大了生产规模。史书记载,曾有数万人在钟官铸造钱币,由于旧钟官已不能容纳如此多的工人,所以王莽又设置了新的机构扩大生产,这一新机构就叫后钟官,负责铸钱事宜。上面的“工东”,推测是一位名叫东的工头制作了钱范母版,或者是为东平定制的专用钱范。东平县出土的钱范,证明东平曾是王莽时期有铸币权的50个郡国之一。

王莽将铸钱作坊建在东平,与当时东平的地位有关。其一,东平有良好的冶铸基础。汉武帝时曾在全国设铁官40余处,东平国就是其中之一,是重要的冶铁基地,县城内曾出土铭文为“大河五”的铁锄,也说明位于东平的冶铁作坊不少于5个。其二,东平是当时较大的城市。东平故城(宿城村)是两汉时期的王城,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300米。王莽在东平设置铸币厂,与其政治经济地位相适应。钱范的出土地点(铸币窑址)正是东平古城内的东北角。目前,该窑址以西偏北还有一段残存的180米汉代夯土城墙。在东平出土这么多钱范,说明当时这里具有铸币权和铸币工厂。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