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纪宗玉 袁广 张雪玉
在鲁中大地,泰山西麓,有一座小镇,既承载着千年“肥桃之乡”的田园诗意,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蓬勃朝气——这里是山东省肥城市仪阳街道。在这里,街道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串联城乡、融合古今的“活力枢纽”、发展的“摆渡人”。
清晨的仪阳街道,总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乡村的烟火——刘台村的果农踩着露水走进桃园,饱满的肥桃迎着晨光;石坞村的集市闹声中,老人操着乡音叫卖着新摘的瓜菜,竹筐里堆满沾泥带露的生机。城市的脉动——建安总部经济区的工地上,塔吊划破朝霞,工人的安全帽下是专注的神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窗口前,年轻人刷刷手机,5分钟内即可完成社保办理。
街道像一座桥,将这两种节奏悄然连接。“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延伸到村头巷尾,城乡公交直达田间地头;农技培训走进合作社大院,电商直播间开在了桃树边。城乡在这里温柔交融。
仪阳的产业传奇,根植于一棵桃树生发的无限可能。2025年春,仪阳街道以桃为媒,倾力打造的“十里桃花·桃源胜境”文旅项目惊艳亮相。该项目深度融合鱼山传统古村落与刘台桃花源景区,将单一赏花模式升级为融桃文化体验、非遗传承、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全季旅游目的地。春日桃花盛开季,景区游客达30万人次,桃胶、桃花茶等衍生品琳琅满目;夏季肥桃“论个卖”,精品果溢价40%;秋冬季,桃木在巧匠手中化身为非遗艺术品——桃木雕刻工坊里,传统技法在榫卯间流淌,“平安扣”中寄托着匠心。数字技术激活传统工艺,电商平台连接累累硕果,“桃故事”早已超越农耕边界。
步入建安总部经济区,恍惚间如置身微型“建筑博览馆”:兴润建设集团的工程师用BIM技术模拟装配式施工;一滕钢结构的车间里,焊接钢构的火花如星雨洒落。街道招商专班宛如“产业红娘”,不拼政策优惠“内卷”,专攻产业链“缺什么补什么”——当智能建造实验室的数据流与生产车间的机械臂共舞,当配套物流园区的货车与总部大厦的灯光交相辉映,这片土地正生长出“建安之乡”的新势能。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不是对立,而是共生。仪阳街道恰似一位既懂二十四节气、又熟稔工业4.0的“跨界管家”,细致调理着这片滋养产业的沃土。
仪阳的民生关怀,总带着“泥土味”的巧思。社区边角的荒芜变身生机勃勃的共享菜园;楼长搬来小马扎,居民围坐话家常——路灯不亮、车位难寻、充电桩安装,难题摆上“桌面”议,“上次提的楼道灯,这不,一个星期就修好了!这马扎坐着啊,比会议室的椅子安心”;暑期“候鸟儿童之家”回荡着笑声,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用桃核、瓜子壳、废旧纸箱、碎布头做趣味手工。
“基层治理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要听懂桃林里的风声、集市上的吆喝。”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宿彬说。在仪阳,民生账本上记着这样的“细账”:新建的“口袋公园”用桃木长廊串联;健身器材旁设置桃文化科普牌;2025年民生支出的30%用于“微实事”;大小事都要经过“桃林议事会”讨论通过……
在这里,发展不是一句宏观的口号,而是清晨集市的一筐鲜桃、生产线上的一个精密零件、墙绘里跃动的乡村新景。当传统农业小镇与现代化产城共生的密码被解开,仪阳街道正用最朴素的智慧诠释:真正的乡村振兴,不是让农村变成城市,而是让农村成为更好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