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市井百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会未成年人勇敢说“不”
“双重提灯”映初心
大学生“返家乡”助力社区防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安市中心医院市立院区妇科护士赵才娜
“双重提灯”映初心

赵才娜为患者解释药品功效。 通讯员供图
赵才娜为患者进行耳穴治疗。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孙鲁滕

赵才娜是泰安市中心医院市立院区妇科护士,也是一岁多孩子的妈妈。在护士与母亲的双重角色里,她用“双重提灯”的温暖故事,诠释着护理人的责任——一盏灯,照亮患者的健康之路;一盏灯,温暖生命最初的微光。

岐黄妙术作刃,温柔守护花开

作为妇科护士,赵才娜见过太多女性在病痛中挣扎。初孕妈妈的焦虑孕吐、产后妈妈的泌乳难题、痛经患者的辗转难眠……而中医适宜技术,成了她手中温柔的“治愈钥匙”。去年冬天,反复流产的患者陈女士术后调理时面色苍白、双手冰凉,抱着肚子低声啜泣:“我太害怕失去这个孩子了……”赵才娜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为她制定了“艾灸+耳穴”的方案,每天帮她在关元、肾俞穴悬灸20分钟,配合耳穴压豆调节内分泌。艾烟袅袅中,陈女士渐渐好了起来,“暖暖的,像有个小太阳照着肚子。”3个月后,陈女士带着报告复诊,眼里闪着泪花:“赵护士,宝宝很健康,您教我的艾灸操我每天都在做。”

这样的场景经常在妇科病房上演。用穴位贴敷帮产后妈妈通乳,用中药包缓解慢性盆腔炎疼痛,用耳穴埋豆助更年期患者改善睡眠……在赵才娜看来,中医护理不是“慢郎中”,而是精准适应妇科需求的“温柔利刃”,让护理从“打针发药”走向“辨证施护”,更让患者感受到千年岐黄的温度。

母爱微光成炬,责任照亮双向

去年春天,赵才娜的宝宝呱呱坠地。一边是科室忙碌的护理工作,一边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孩子,赵才娜初为人母的喜悦很快被“职场妈妈”的焦虑裹挟。凌晨3时哺乳后,她捧着育儿书与中医典籍交替学习;午休的间隙,她还在复盘当天的艾灸方案是否需要调整。一次值夜班时,家中老人打电话说孩子发烧,赵才娜内心五味杂陈,强忍泪水完成最后一位患者的耳穴治疗,才颤抖着回拨视频。屏幕里,孩子小脸通红,赵才娜的婆婆轻声说:“孩子在看妈妈的工作照呢,他知道妈妈在守护别的阿姨。”那一刻,赵才娜的泪水夺眶而出,让屏幕中的孩子变得模糊。那一刻,赵才娜忽然懂得,“提灯天使”的爱从不是单向的——她在护理岗位传递的温暖,终将化作孩子眼中的光,教会他什么是责任。

有人问她:“带娃这么累,为什么还要深耕中医护理?”她想起给产后抑郁的患者做穴位按摩时,患者忽然抓住她的手说:“您的手法像妈妈揉肚子一样暖。”想起自己哄孩子入睡时的轻拍,赵才娜明白,原来母性的本能早已融入护理的指尖。当孩子第一次蹒跚着扑进她怀里时,她刚给痛经患者做完艾灸,身上还带着淡淡的艾香。孩子贴在她胸前嗅了嗅,忽然笑了起来——原来中药的香气,早已成为他记忆里妈妈的味道。

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对赵才娜而言,当中医的智慧揉进护理细节,当母亲的温柔注入职业温度,每一次指尖的艾灸、每一次深夜查房时的脚步声,都是“提灯精神”的生动注脚。这位年轻的护士妈妈,正以白衣为帆、岐黄为桨,在护理的长河里做永远的“提灯人”,守护人间烟火,也守护生命的初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