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文洁)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天气。为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临时遇困群众等特殊群体的生命安全,泰安市救助管理站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及时救助滞留人员。
7月3日,市救助管理站巡查人员通过监控发现某公园内有一名男子连续多日在公园露宿,便立即前往现场查看。经沟通了解到,该男子因务工无着落而滞留当地,连日高温导致其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工作人员迅速将他接回救助站,为他提供防暑降温服务,并安排临时住宿,协助他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市救助管理站采取“科技+人力”双轨巡查模式,通过大数据视频监控平台、智慧城管平台,24小时实时“云巡查”,确保及时发现滞留人员;组建3支巡查小组,每日早、中、晚三次开展全天候拉网式街面排查,对愿意接受救助的,为其提供返乡车票、食品、衣物等,对不愿意进站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为他们发放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证每位流浪乞讨人员都能得到救助。
市救助管理站多措并举,在站内备齐凉席、风扇、绿豆汤、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资,打造“避暑港湾”;做好安全保障和卫生防疫管理,设置专门的防暑休息区,安排护理人员值班,为有需要的受助人员提供量血压、发放藿香正气水等服务,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保障受助人员安全舒适度夏。
此外,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构建多元共治的救助网络,与社区网格员、城管执法队员、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群体建立“爱心联络员”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救助知识的培训,打造出一张覆盖全市的精细化救助信息网;充分发挥媒体传播优势,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发现即救助”理念,发布通俗易懂的救助知识短视频,开展“救助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走进救助站了解工作流程,鼓励市民主动提供线索,营造起全民关注弱势群体的浓厚氛围。
市救助管理站将持续坚守一线,确保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救助。同时,市救助管理站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关注高温下的脆弱群体,及时发现,及时救助,用点滴善意织就城市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