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照洋)眼下,在宁阳县乡饮乡郭家庄村,连片的白菜叶片肥厚、翠绿鲜嫩。田地里,种植户和工人正忙着砍菜、去废叶、装筐、搬运、装车,被码得整整齐齐的大白菜整装待发,即将“奔赴”城市集贸市场,走上居民餐桌。
种植户闫强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种植能手,今年春季,他瞄准夏季大白菜市场供应缺口,流转土地种植春季白菜。他说:“春白菜错峰上市,价格比秋白菜更具优势,市场需求旺盛,早在播种时就被客商预订一空。目前来看,每亩能产出3300余棵白菜,产值可达4000元左右,效益比较可观。”
“这批白菜品质不错,菜心包得严实,早上采收下午就能销往济宁市区,新鲜度有保障,市场销路不愁。”看着一棵棵白菜被装上车,前来采购的客商早就想好了销路。
采收现场,来自周边村的十几名工人分工协作,动作娴熟。“麦收忙完,在‘家门口’就能挣些工钱补贴家用,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一位村民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乡饮乡立足乡域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两菜一粮”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小小“菜篮子”不仅装满了丰收的喜悦,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聚宝盆”,让越来越多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