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颜凯 通讯员 和晓美
王先国,主任医师,泰安市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泰安市肿瘤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泰安市肿瘤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泰安市肿瘤科重点专科带头人;泰安市医师协会肿瘤化疗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泰安市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肿瘤化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泰安市医学会常务理事,泰安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泰安市医学会姑息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泰安市医学会精准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在肿瘤化疗领域的前沿阵地上,王先国以低调内敛的作风践行医者仁心,以开拓创新的医术引领化疗技术革新。他从不追风逐光,却在病人心中筑起生命的堡垒,在行业发展中竖起技术的标杆。他在肿瘤化疗的方寸之间,书写着一名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仁心济世:
以德为本,照亮病人生命之路
做人德为先,身为医者更是。三十年如一日,王先国在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本色,坚守医者仁心,时刻以医师誓词严格要求自己。任化疗科主任时,他一贯坚持24小时负责制,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病人的咨询,对每个病人的病情都能详细掌握,设身处地从思想上、精神上、经济上为病人考虑。他曾经为一名孤寡贫困乳腺癌病人在科内发起捐款,成功救助了该病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化疗不仅是治‘病’,更是治‘人’,我们需要给病人提供的是整体化、系统化、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这是王先国常挂在嘴边的话。无论是在门诊,还是病房,他总是不忘关心病人,用平和的语气询问病人的饮食起居,甚至留意每位年纪大的病人是否需要帮助,这种人文关怀在他看来是行医的本能,却让无数病人在绝望中感受到人间暖意。
妙手匠心:
以术为器,引领化疗创新之路
肿瘤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到基层医院化疗的一般都是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期的中晚期病人,仅依靠单一学科、单一技术难以治愈。治疗方案既要考虑有效率,还要兼顾病人的经济状况、耐受能力。在明确TNM分期的前提下,王先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开展个体化精准诊疗,组织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定化疗与靶向、免疫治疗的联合方案。特别是对于疑难病例、罕见病种及不好分期的情况,王先国作为肺和少见肿瘤MDT组的组长,会让专家“组团上阵”,召集多学科专家聚在一起,根据肿瘤类型、TNM分期、病灶大小、侵犯范围、转移情况、病理分子分型、基因检测结果、个人体质等展开讨论,最终为病人量身定制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首诊的规范性,让病人临床治疗最大化获益。近几年,医院肿瘤病人TNM分期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治疗方案与省级医院达到了同质水平;MDT完成率达80%以上,超出国家肿瘤质控标准。
针对化疗病人病期晚、不良反应重、治疗效果不佳等种种困难,王先国团队创新开展了精准化疗、序贯化疗、腹腔热灌注化疗、白血病/淋巴瘤中枢侵犯的鞘内化疗等治疗方法;他擅长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用药、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与管理、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干预,突出治疗在区域内的差异化优势(如罕见肿瘤化疗、老年肿瘤剂量优化等),开展了一系列化疗特色业务。
坚守初心:
以专业为导向,掌舵化疗传承之路
王先国不忘医者的使命与担当。近年来,他积极从事科研、教学和肿瘤防治知识的推广普及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完成科研课题6项,其中,两项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保健协会二等奖,该项科研又被泰安市总工会和泰安市科学技术局联合评为泰安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研发实用新型专利3项。他深入乡镇基层回访病人,并开展肿瘤科普知识讲座,深得广大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6次被泰安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多次获泰安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嘉奖,先后获得全市卫生系统“两好一满意”模范标兵、“泰安最美医生”“天使先锋服务标兵”等称号。
从一名普通的临床医师到医院业务工作的管理者,从传统的全身化疗到个体化的精准化疗,王先国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大医精诚的内涵。他没有豪言壮语,却在每一次查房时俯身倾听病人的心声;不求声名远扬,却用技术革新为无数家庭点亮希望。在肿瘤化疗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王先国以仁心为甲,以医术为剑,带领团队向攻克癌症的目标稳步前行,他的事迹在医患之间、行业深处,刻下了医者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