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天下泰山 上一版3  4下一版
善与人同碑
  
  版面导航    
2025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与人同碑

善与人同碑。
 

□宗世强 文/图

善与人同碑立于红门宫北盘路西侧小碑林,碑身宽75.5厘米、高160厘米、厚24厘米,碑帽宽40.2厘米、长113厘米、高20厘米,此碑记载了1921年吉林省滨江县瘟疫事件,阳面碑文为:

且夫泰山岩岩,位居诸震,功参天地,好生之德,所以居五岳之尊。于是历代圣王,每逢四月十八日,命有司封山礼拜,斋明盛服以承祭祀,遂使天下之人感敬焉。迄至于今,结社成会者踊跃争先,朝山进香者络绎不断。苟非东岳大帝之灵毓钟秀,有求必应,何克致此。兹于民国十年仲暮之春,吉林省滨江县瘟疫流行,死者不计其数,见者注目寒心。有泰莱贾君联斌、郑君书箴等于斯生理,诚心祝祷,祈碧霞元君之灵应护佑苍生,不惟祷者,俱无灾恙,祷后而瘟疫随止。乃各捐资财树碑,以答神庥,一以著神功之大,一以见人心之诚。

是为志。

太学生王鲁瞻沐手敬撰,太学生王子敏沐手书丹。领袖:贾联斌、郑书箴、王桂三、冯连臣、王锡敦、杨俊昇、李言盛、孙培光。铁笔:刘锡祯、别桂曾。

中华民国十年,岁次辛酉蒲月敬立。

碑阴:首事人 贾联斌、张来富等28人,泰安范镇、刘寨子、梭村庄、马庄、埠东庄、高北庄、角峪庄、徐家楼、小河西、磨石溝、上港庄、茌平县、莱芜旧寨、鹿角庄、大洛庄、张家泉、吴家庄、泰安城、崔家官庄、潘家镇、谭家庄、刘家店子、陈家楼、胡家宅子、冯家林、水北镇、郭家庄、五色崖、北徐家、陈家峪、磨山子、北港庄、吕家芹村、肥城县、沂水县、直隷京县、淄州县、新泰县、蒙隂县、章丘、茌家庄等县城村庄,刘京夏、杨鸿禧、王锡坤、杨炳海等266人,各捐资一元五毛不等。

吉林省滨江县到底发生了什么瘟疫?华中师范大学张琳的硕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揭示了这一段疫情在东北大地肆虐横行,黎民百姓‌哀鸿遍野的悲惨历史:

1912年至1931年,共计99县发生疫灾,从疫灾频度来看,最高的为滨江县、通辽县……1920年9月至1921年10月,东北第二次大鼠疫流行,由西伯利亚传入肺鼠疫,迅速波及扎赉诺尔煤矿、海拉尔及中东铁路沿线的31个城镇,累计死亡9300余人……东北地区鼠疫盛行期以较为寒冷的秋冬春季为主。

疫灾以直接剥夺人类生命为特征,其造成的死亡率甚至高于战争,报纸每每有“棺木售罄”“俨如墟墓”的报道。如:1918年冬,鼠疫流行期间,哈尔滨“人烟稠密,疫亦传染最早,活动甚厉。患者头痛吐血沫,顷刻毙命者,颇类黑死病。棺木罄尽,供不应求”。

疫灾导致社会混乱、经济崩溃:一是,为了防止瘟疫沿交通线蔓延,地方政府会断绝交通,设置检疫所,对过往商客进行安全检疫……造成交通业之秩序混乱。二是,学校停课,政府停工。疫灾流行亦影响学校的教育工作,师生抱恙,多病假丧假。1918年冬,时疫流行,长春“女师校以病多假众,辍课一周,小学以病生缺席,到校人稀,碍难上课,开始只是多缺席多病假,疫灾严重时则缺席多丧假矣”。此外,政府部门的工作亦不免被殃及,时疫猖獗,人人危惧。三是,百业萧条,经济萎靡。疫灾导致大量人口患病、死亡,致使从事各项工作的劳动力大幅减少,同时阻断交通大碍两地间之通车和商务,造成百业萧条。时疫流行中,民众健康受挫,道中行人绝迹,店铺停业,市面异常萧条,“商家有全柜病倒,翌日竟不能开市者”。在农村,田中无人工作,各家皆闭其门户,邻里不敢往来,路静人稀。客栈旅馆等服务业也受到冲击,因往来客商少入住者骤减,“商人唯恐无从讨账,断绝交易”。

那么,这场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是如何被扑灭的?又是谁主导的?返朴文章《彻底扑灭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1920年是如何做到的?》写道:1920年,东北鼠疫再次卷土重来,伍连德在政府支持不力、国际形势复杂、缺少资金人手的情况下,凭借10年间创建的东北防疫总处,以细致的工作作风、料敌于先的眼力和敢于战斗的勇气,带领防疫人员,靠全社会的力量,取得了防疫的成功。

史料记载,伍连德祖籍广东台山,1879年出生于英属海外殖民地槟榔屿(今马来西亚),从小聪慧过人,7岁入大英义塾读书,常挑灯夜读,格外努力。1896年,伍连德获得英国女皇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主修医学专业,大考中获得“基本学者”的名衔,还取得了文学硕士、医学博士等5个学位。

王哲在《国士无双伍连德》一书中写道:1920年至1921年东北第二次大鼠疫,远没有东北第一次大鼠疫那么有名,不是因为其来势不如第一次,而是因为伍连德十年磨出的东北防疫总处这把利剑……疫灾死亡人数大大减少,鼠疫被牢牢控制,无法南下。

从历史上看,每次鼠疫进入流行高峰,大流行往往接二连三发生,甚至延续数百年……如果鼠疫不能被控制,不仅会使东三省尸横遍野,而且会长驱南下,横扫全中国……幸运的是,在这个关系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伍连德力挽狂澜……第二次东北防疫,伍连德带领防疫人员,靠全社会的力量,取得了防疫的胜利。

由于第二次鼠疫防疫成功,流行范围小,被感染的人数少,病毒的毒力没有得到发挥,加上防疫工作做得彻底,没有留下太多隐患,极大程度上阻止了鼠疫再度大流行。

读碑思史,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疫病如汹涌的暗潮,一次次冲击着人类社会,东北的两次鼠疫大流行,无疑是其中最为凶险的惊涛骇浪。面对这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以伍连德为首的抗疫志士无畏生死,赴汤蹈火,依靠专业的知识、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在绝境中开辟出一条生路,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是当之无愧的‘鼠疫斗士’,是当之无愧的‘国士无双’。他的故事是人类与疫病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激励着后人在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都要不畏挑战、勇于担当,以智慧和勇气守护生命与健康。这份精神财富,穿越百年时光,依然熠熠生辉,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视当下,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不懈奋斗。”(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官网共读一本书《国士无双伍连德》)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