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天下泰山 上一版3  4下一版
燕子来时
登泰山,点亮发现之眸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5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燕子来时

国色天香。
花团锦簇。
 

□刘水 文/图

走过仰圣街,仰头看见燕子掠过城墙和角楼,想起晏殊《破阵子·春景》中的词句:“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的词写得轻巧,轻巧得像翩飞的燕子。只是现在没几个人知道什么是“春社”、知道春天里前人要祭祀土地神祈求丰年了。人们关心网络上的事情多了,关心大地上的事情就少了。

墙脚下的二月兰开得有些过了,长在城墙砖缝里的一簇簇黄花接着又开了。是不是垒在城墙上的一块块厚厚的青砖也有生命,燕子飞回来,一声声地叫着,要把它们从睡梦中一一唤醒?

庙里的牡丹开得正旺,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一棵棵都似憋足了劲儿,赶到这时一起来争奇斗艳。还有那一排绯红的碧桃、一片火红的杜鹃、爬在古柏枝干的一树树紫藤花,看上去都显得不真实。

燕子从空中一遍遍掠过,它们是不是一边飞,一边也在欣赏墙里墙外这些绽放的繁花?它们以庙为家,把巢搭在金黄琉璃瓦的屋檐下,每年的这个时节飞来,与花之间该有一个代代相传的约定。

记得梭罗说过:“如果自然在我们眼中停滞不前,万物会顿然衰朽溃烂;如果认为它生生不息,整个天地瞬乎之间便会光彩照人。”

从《瓦尔登湖》《缅因森林》到《四季之歌》《河上一周》,我一直放不下梭罗。一本《四季之歌》,我随着季节一年年、一日日翻过来,我想知道哪一年哪一天,他都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渐渐地,我像他熟识自然一样,熟悉了他的处事方式和脾气性情。“意有所钟,心有所求”,自己寻常的生活也慢慢“抽出芽蕾”。

我记得他春天里的所愿,也记得他在秋天里与鲜花的交流和对风景的定义。季节更迭,每个季节都给他的思想赋予“一点色彩和意味”,也唤起了“回味和追忆”。他“时而是冰,时而是酢浆草,所有的感受最后都沉淀为一重心境和意绪”。他自问:“人既然能拥有草木,为何就不能拥有春光?”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这些日子,看见杨絮开始飘了。岱庙里的牡丹开过,接着还会有芍药;城里的桃花开过,山里桃花源的桃花接着又会跟上;天街上的野海棠过了“五一”节,也会“噼里啪啦”地绽放。

因为有山,这里的春光被抻得很长,就想邀来晏殊、梭罗同游……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