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温雯)近日,两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船分别从泰安港彭集作业区、老湖作业区启航南下,这是泰安港首次开展水运集装箱业务,也是京杭运河已通航航道最北端内河港口首次进行水运集装箱运输,泰安港大宗货物“散改集”进程进一步加快。
此前,泰安港只有铁路运输采用集装箱,在节约人力物力、绿色环保、降低货损方面展现出极大的优势。据兖矿东平陆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文峰介绍,截至目前,今年泰安港铁路集装箱到达总数8900余箱,集输量32万吨,“集装箱运输主要有三点优势,第一装卸方便,效率高;第二集装箱对货物能够起到一个保护作用,特别是化肥、粮食等货物;第三集装箱运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运输方式,降低货损,省去了篷布覆盖等额外费用。”秦文峰说。
此次泰安港开通水运集装箱运输,对提高泰安港的知名度和集疏运能力意义非凡。去年年底京杭运河柳长河段“三改二”工程完工后,泰安港吞吐量大幅增长,据了解,泰安港仅今年一季度集疏运量就突破200万吨,同比增长338%。“航道升级带来运载能力的提升,加之水运集装箱的优势,泰安港下一步的集疏运量能够进一步提升。”秦文峰说。
同时,泰安港老湖作业区开通了首条内河集装箱直达航线,目的港为苏州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为两地及沿线企业提供更高效、经济的物流运输服务。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水运经济发展,积极推行“政策减负、服务升级、产业协同”,扶植水运企业做强做大,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据东平县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健介绍,东平县立足“大港航、大物流”战略,统筹布局港口码头、物流园区、临港产业等空间要素,创新“散改集”“公铁水联运”等运输模式,助推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党委委员于晓鹏表示:“目前,泰安港已实现运输成本降低30%、碳排放减少80%、船舶效率提升60%,下一步,将构建立体化发展格局,为我市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