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天下泰山 上一版3
一下跪拜在地上
名山处处有红门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山处处有红门

 

□周郢

红门宫为岱麓著名佛宇,因山崖红石而得名。主殿祀碧霞,被视为元君中庙。《泰山道里记》云:“北为元君庙。元君有上、中、下三庙,此其中庙也。”因红门宫为入山之始,便于登陟朝拜,故在泰山各庙中香火独盛。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平阴知县张朴《泰山烧香竹枝词》其十一写到这一状况:“近山三月始登山,当日早来当日还。朝罢红门心已尽,不须更向日峰攀。”自注:“山半凹有观音堂,俗呼红门,泰郡附近烧香者多至此而止。”红门宫虽非泰山大庙,但是其影响却远及外邑,在其他名山上,处处可见红门的身影。

淄博博山凤凰山下有红门宫,据称是仿照泰山红门格局而建。乾隆《博山县志》卷三称:“山麓新建祠宇台阁,名曰红门,高镇石梁之隅首,凭垣俯视,景入画图。”民国八年(1919年)《重修红门纪碑》云:“凰凰山东麓有红门,旧贯三楹,奉碧霞元君像,庙碑漫灭,不知为何代所建。有清之初,乡先达赵公振业撰书重修短碣,已不能详所自始。道光乙巳(1845年)岁,又经乐公其慎敛赀增修,规模益壮。盖清初至道光200余年间,势必累次重修,乃能保存而历久。”据此博山红门似亦当肇始于明末。

济南玉函山泰山行宫下也有红门庙(俗称灵官庙),庙址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泰山行宫题名碑记》,中云:“历邑城南皆山也,有胜侔太岱,望之巍然而深秀者,玉函也。山行二里许,有一红门庙在,上接层峦耸翠,下连树林阴郁,左佛浴(峪),右圣泉,其地虽圣母驻节之□区,实善人进香之要路也。”

曲阜九仙山也有红门宫,供奉九仙奶奶,系清康熙八年(1669年)衍圣公孔毓圻创建。每年三月三有红门庙会。

莱芜大王庄永宁崮泰山圣母行宫所在山下,亦置红门宫。今存碑记,年代已残毁。莱芜圣井村东南云台山,建有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等,与泰山如出一辙。

东阿少岱山(今属平阴)仿泰山而建,也有碧霞元君祠、红门、十八盘等。

巨野城东南金山属泰山余脉,相传与泰山、峄山并称为姊妹三山。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大兴土木,重修金山,“悉仿岱制”,营建小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王母阁、碧霞元君宫等。

北京永定门外大红门北也有庙供碧霞元君,俗称小南顶。

以上宫庙,均应是受泰山红门宫影响而兴起的同名庙宇。

另外灵岩寺证盟殿,位于方山之巅,是唐代依山凿壁而成的窟龛,内雕释迦牟尼坐像和两尊侍佛菩萨立像。俗称红门。则系重名,与红门宫无直接联系。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