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雕刻时光 收藏岁月
  
  版面导航    
2025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雕刻时光 收藏岁月
——陈兴泰的根雕艺术人生
陈兴泰在制作根雕。
陈兴泰创作的根雕作品。
陈兴泰创作并珍藏的根雕作品。
 

本报记者 张建 文 冯宝萱 蔡云飞 图

“这是前天刚到手的一个黄杨木,可是个宝贝……”在文化路中段,一处居民小区的一楼小院里,根艺大师陈兴泰正手拿刻刀,忙着给这件“宝物”去皮、定型。在他的身后以及小院四周的墙上,博古架上面摆满了惟妙惟肖的根雕作品和形态各异的奇石。它们虽然静止不动,但是当你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时,它们又仿佛在说话……

小小的根艺台灯,开启了他的根雕艺术人生

今年79岁的陈兴泰,与根结缘已经66年。“当时我从山上捡回来一个小树根,用刻刀、凿子等简单的工具,动手做了一个根艺台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转眼间过去了60多年。”受父亲栽植盆景的影响,陈兴泰从小对根艺、奇石充满兴趣。13岁那年,他独立完成的这件看似不起眼的作品,却开启了他的根雕艺术人生。

此后的岁月里,陈兴泰把废弃的树根视为宝贝,他从简单的小物件开始做起,在一凿一刻中琢磨工艺,研究造型,感受根雕创作的无穷魅力。“这件作品我给他起名为《年的传说》,这是30多年前从徂徕山上发现的一根树根,拿回家后我没有急于动刀,而是一有空就观察它、琢磨它。”陈兴泰说,起初他把这根树根的造型定型为两只鹿,但在后来的创作中,他不断推翻自己的构思。“每一次操刀,都会有新发现、新感觉,有时候动上两刀我就停下来再观察、再思考,这种一动一停的状态,持续了3年时间。”陈兴泰说。最终呈现出的却是龙与狮子的造型。“龙,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图腾,代表吉祥、尊贵、勇猛;狮子,象征着勇敢、力量与豪迈,均被视为祥瑞之兽。过年,最热闹的活动当属舞龙舞狮。有幸的是,我在创作中将龙和狮子巧妙地融合在了一块儿,体现出了中国年的文化内涵。”陈兴泰告诉记者,根雕创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原材料的尊重和巧妙利用。

每一根树根形态各异,或扭曲,或盘结,或残缺,但在陈兴泰的眼里,这些并非缺陷,而是大自然赋予的另一种美。“在创作中,要学会‘顺势而为’,顺着树根原本的形态、纹理进行创作,尽量保留它的原始美,这是对自然的敬畏。”在多年的创作中,陈兴泰不断领悟根雕技艺的真谛。

痴迷根雕创作,背后是苦,是甜,是领悟

“根雕作品除了美的形态之外,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它的故事。”陈兴泰讲起了这个高约3米、体型庞大的龙造型根雕的故事。“这根树根在岱庙西北角的城墙中,当时露出来的部分只有大约18厘米,绝大部分都在城墙里边。2003年,岱庙城墙进行修缮,便将这根树根挖出,我看到后非常喜欢,就收下了。”陈兴泰说,由于树根体型太大,无法搬入室内,那个冬天他就在室外“安营扎寨”。冒着严寒,他一个人站在树根前审视、思考,再去皮定型,操刀创作。经过大半年的创作,这件名为《龙腾盛世》的作品最终完成。“龙角位置包着两块汉砖,可以说这件作品是‘吸天地之精华,纳灵气于神工’。”陈兴泰说。

66年间,陈兴泰创作的根雕作品不计其数,珍藏的精品就有300多件,每件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他的智慧和心血。陈兴泰苦中寻乐,在残缺的纹理中寻找完美。“做根雕离不开刻刀、凿子、锤子等工具,有一次凿子穿透了左手虎口,当时还不觉得疼,当拔出凿子的时候,1平方米的小桌上瞬间喷满了血,到医院缝了3针,伤口恢复了接着干。”陈兴泰举起自己手对记者说,你看现在手都变形了,还留下了不少疤。“创可贴不离身,擦伤、扎破是经常的事儿。”陈兴泰的老伴告诉记者。陈兴泰通过多年的积累,已建成家居精品馆和根艺赏石博物馆,布展作品数百件,为推动泰山根石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年,陈兴泰与根为伴,为根痴情,在痴迷根雕艺术的背后是付出,是坚持,是痛苦,更是一种享受和领悟。

一加一减中看人生,真正的完整在于接纳不完整

陈兴泰不仅是一位根雕匠人,也是一位奇石爱好者。除了各种根雕作品,陈兴泰的小院里还陈列着他这几十年里收藏的奇石。在他收藏的所有奇石中,最爱不释手的是一块名为“中国风”的石头。不大不小的石头上,几道白色又现红韵的纹理如云似虹,形似天女散花,细看则是一个狂草“风”字,且中间一笔露头,鬼斧神工的天作让人心旷神怡。“中国风”是泰山石中荣获国家级和国际石展金奖的首方泰山名石,为弘扬泰山石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陈兴泰说,根雕是“减法艺术”,通过剥离冗余展现隐藏其中的生命形态;奇石是“加法艺术”,在原始状态里捕捉瞬时永恒。“我在多年的创作和收藏中慢慢发现,木纹、石理,都有残缺,有时正是缺失的部分,构成了一件作品最完整的灵魂。”根雕创作像与老者谈心,打磨奇石似同智者博弈,陈兴泰感悟颇深,“我们不仅要追求美好,也要学会对残缺的宽容和接纳。”陈兴泰说,他的理想是通过毕生的努力,将泰山根艺和泰山石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66年来,陈兴泰坚守初心,用根雕对话自然,以奇石铭刻岁月。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