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池彦明)随着气温回升,群众祭祀扫墓、踏青出游和农事活动增多,森林防火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徂徕山林场坚持因险设防、靠前驻防、周密布防、重视心防、联动共防的“五防”体系,以最严标准、最实举措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针对当地祭祀风俗,林场实行“风俗同步”工作模式,清明期间取消休假、全员在岗,成立督导组,由班子成员采取“白天检查、带队夜查、重点细查”的方式带队巡查。巡查人员对10个林区、12个瞭望台、8个检查站进行24小时值守,对坟头墓地、进山路口及施工工地等关键区域重点布防、全面督查,严查祭祀用火、驴友野炊、施工用电等火险隐患,形成“全天候、全覆盖”防控体系。
林场坚持周密布防,对关键部位、重点人员,按照“增人、增岗、增巡护”的原则,推行“全员上一线”行动,党委成员带头包保重点林片;100名专业消防队员分驻东南西中4个防区全员备勤、靠前驻防;100余名林区职工分区巡护;100名季节性护林员加密农林结合部巡逻频次。同时,林场启用无人机监测,结合“天眼护山”系统实时预警,实现“人防+技防”双效联动。
林场坚持防火先“防人”,以“线上+线下”为切入点,开展立体化宣传,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林场职工一边对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检查,一边把防火明白纸送到群众手中,耐心劝导他们杜绝野外用火,使“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林场共悬挂横幅200余条,发放防火明白纸2万份,张贴禁止驴友进山海报200余份,制作短视频30余条,发放移动音箱100个,出动带装巡逻宣传车4辆。
林场与周边镇村建立“信息共享、无火同防、有火同扑”联防机制。在坟头、墓地较为集中区域设立联合检查站,在交界区域增派联防人员交叉巡护,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构筑“一盘棋”防火格局。目前,林场已实现交界重点区域100%有人看守、防火宣传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