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文莉 张智凯
“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走进位于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泥沟村的金兰牧场,一块块金色牌匾分外醒目。“牛倌”法文静,一位扎根农业二十余年的女性企业家,用“养好牛、种好草、产好奶”的朴素信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从咀嚼声中破译品质基因
在金兰乳业,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牧场”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奶牛场的印象——这里没有刺鼻的异味,没有横流的污水,只有悠闲踱步的奶牛、整齐排列的饲草和循环利用的生态管网。每天一大早,法文静会穿上隔离服,到牧场转一圈,只见她抓起一把草,小心翼翼地往奶牛嘴边送去。法文静说:“它们都是我的家人。”
“牛是反刍动物,一头奶牛反刍时咀嚼55到65次,说明饲料配比才达标。”在牧场办公室,法文静向记者讲述她的养牛经验。这位曾被同行称为“一直在创新”的女企业家,早年接手牧场时,每天泡在牛棚观察牛的习性:精饲料过多时牛反刍只咀嚼二三十次,粗纤维过量会达到七八十次;奶牛受惊吓后产奶量会骤降,粪便处理不及时会诱发疾病,导致奶质降低……这些细节最终凝结成一套属于她自己的养牛秘诀,成为牧场标准化运营的基石。
为追求极致品质,法文静开启了一场“牛奶革命”。2010年,法文静带领团队开始加工鲜奶,注册“伊金兰”商标。她流转200公顷土地种植专用玉米,坚持收割留茬高度在35至40厘米茎秆以上的精华部分。“玉米40厘米以下是木质素,几乎没有什么营养,我们专门种植玉米,就是为了能有更精的饲料。”法文静对养牛技术追求精益求精。
“健康牛才能产好奶。”当不少消费者谈农残色变时,法文静认为,想产一杯好牛奶,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她研究学习,做了兽用抗菌药减量,成为全国兽用抗菌药减量达标牧场。
2020年,法文静发现A2β—酪蛋白牛奶特别接近母乳,但A2β—酪蛋白牛奶市面上很少,在国外商超售价也很高,很多老百姓买不起。“我就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A2β—酪蛋白牛奶,让咱老百姓都喝得起。”于是,她带领团队与省农科院合作生产出国产低温A2鲜奶。如今,在行业的升级道路上,乳制品市场已经形成了A2型蛋白产品的新赛道,并且展现着强劲的增长势头,金兰乳业生产的A2β—酪蛋白牛奶已走进学校,成为泰安20余所学校的学生奶。
“好品质不是检测出来的,是养出来的,当你真正把牛当家人,它就会给你最纯净的馈赠。”法文静说。如今,历经20多年发展,金兰乳业建起了高标准奶牛养殖场,与周边村建起产业联合体,与上万人共同致富。同时,企业还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流淌在牛奶里的诚信之光
金兰牧场里,“诚信”二字遍布角落。“诚信经营,让市民都喝上放心奶,这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经营理念,”法文静说,“我们在管理上有一个诚信系统,只要员工用心、诚信养牛,都能获得加分。”
这套看似简单的管理制度,源于一次惨痛教训。2018年某送奶员因迟到导致客户牛奶变质,法文静意识到:“从饲草到餐桌,每个环节都关乎信任,加强诚信管理势在必行。”
法文静建起一系列制度保障,此后诚信体系带来的不仅是品质保障,更催生着产业蝶变。2014年,为提高粪污高效利用,法文静承接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395万元建设有机肥厂,解决了牛场粪污问题,延长了产业链条。“牛粪和牛尿收集到这个通道里,”法文静指着牛棚后面的一个长长的通道,“这里有一个刮粪板,每隔一段时间,这个刮粪板就会将所有的牛粪牛尿收集到一起,再使用过滤的循环水收集到收集池。”这个就是金兰牧场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的做法。
法文静还引进了挤奶机器人。法文静指着一旁的机器说,挤奶机器人通过三级摄像头和拟人化仿生技术,能使奶牛的出奶率提升10%左右,全程无人干预,降低奶牛的应激反应,配备了乳房检测系统,能够及时采集奶牛的健康数据,了解每一头奶牛的状况。
“一杯好奶”到“一堂好课”的跨越
在金兰牧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三园”建设各具特色,同心园里56个民族展板环绕党徽,大大的“家”字寓意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
2021年,在市委统战部、区委统战部的支持下,法文静以“像培育良种般深耕民族团结”的信念,先后打造三牛园、同心园、诚信园,以泰山历史文化为核心,整合驻泰高校、市区党校等资源,组建优质师资库,建设泰安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馆和培训中心,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依托金兰牧场,该基地还设置了农耕体验区,喂养奶牛、羊、骆驼等动物,在这里可体验挤奶、柴火做饭、捞鱼的乐趣,寓教于乐,进一步丰富了基地活动,引导培养青少年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也能在非遗工坊感受指尖流淌的文明密码。
历经三载耕耘,这座建在牛栏旁的教育基地已成长为跨域融合的文化地标,该基地自建成以来,累计开展党性教育、民族团结宣讲、传统文化讲座、非遗体验、劳动技能培训等活动200余期、2万余人次参与,吸引泰安市及周边中小学生前来开展沉浸式教育体验活动550期、8万余人次参与。
从传统养殖到智慧牧场的转型,从“一杯好奶”到“一堂好课”的跨越,曾经在牛棚里记录咀嚼数据的法文静,正与今日智能饲养的数据共振。面对未来发展,她希望自己能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不仅要继续拓展丰富基地的教育功能,争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与忠实践行者,还要传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持诚信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做到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先富促共富,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担当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