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平 文/图
泰山北麓历城区有著名三川,分别是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三川水汇为玉符河(玉水),此河是黄河最末支流,河长85.4公里,流域面积751.3平方公里。《水经注》指出玉水源于泰山朗公谷,实源头为西营街道梯子山。三川水至仲宫汇为卧虎山水库(1958年始建,泰安人民曾参与建设)。河出水库后至北店子入黄河(后部分顺人工河入小清河)。《泰山道里记》载:“(玉水)又西北至渴马崖南则泊然而止,伏流而东发趵突泉。”
锦绣川有葫芦峪、李家庄、佛峪、西岭角、算盘村革命遗址,另外还有绣川三观;锦阳川有神通寺、天齐庙、宁海王墓等;锦云川有子房洞、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等。
锦绣川葫芦峪、李家庄革命遗址是原历城县政府驻地和吴建章县长抗日活动的居住办公地。佛峪革命遗址是1942年间,泰山军分区司令员廖容标同志的居住办公地。西岭角革命遗址是泰山军分区政委林乎加同志的居住办公地。算盘村革命遗址是1942-1945年间抗战的后方粮仓、医院、工厂等。
锦绣川三观分别是明真观、柳泉观和林泉观,都是道教圣地。
锦阳川的神通寺在柳埠街道朗公谷,古称朗公寺,始建于东晋,是山东最早的佛寺,也是山东的佛教中心。今寺内有千佛崖,有建于隋大业七年的四门塔。寺创建人僧朗,俗姓李,南燕主慕容德称朗公为泰山朗和尚。
天齐庙在锦阳川北岸凤凰山下,庙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供奉黄飞虎(东岳大帝)。相传黄飞虎在殷纣王时为大将军,因纣王无道,便在泰山起义投奔了周文王。他除暴安良,救济百姓,人们谓之“功高天地,与日月同辉”,便称他为“天齐老爷”了。
宁海恭和王墓在仲宫街道大门牙庄,占地约96平方米,封土高4米,周长20余米,有围墙。恭和王名朱载圩,是明朝德怀王(朱见潾,又称德庄王)庶第四子,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封王,隆庆三年(1569年)薨。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锦云川子房洞位于东沟村,洞额刻:汉留侯子房隐仙洞。洞相传是张良学艺及隐居处。《泰山道里记》载:“(子房)洞旁为五帝阁,东五里有子房庵、金天眷时碑。”
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在仲宫街道尹家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北三川是趵突泉等济南泉群的主要水源地,更是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