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凯
近日,肥城市石横镇党委书记杜辉参加“学好用好‘千万工程’ 打造乡村振兴‘泰安样板’——泰安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系列访谈”栏目,回答主持人提问。
问
主持人:今年以来,石横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杜辉:今年以来,石横镇充分发挥工业乡镇优势,坚持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融合发展”之路,乡村振兴事业取得了新突破。我们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主体地位不动摇,以“做好一个产业、建强一个区域、带富一方群众”为目标,突出抓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两个核心,在坚定不移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三大片区跨村联建,推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融合发展。 坚持固本强基,做实党建统领。石横镇党委始终将打造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过硬基层党支部作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手段,让村级党组织“唱主角、挑大梁”;扎实开展“五个基本”建设,高标准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面加强“头雁”队伍管理,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通过“能人回请”“育苗升级”等方式,选优配强“领头雁”;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坚持“内培外育”,全面提高升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 聚力产业振兴,促进两个增收。石横镇全面铺开跨村联建工作,推动三大片区抱团发展、连片振兴。目前,全镇成立联合党委3个,辐射带动23个村共同致富。在南部现代农业先行区,我们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联”原则,以鲜食玉米产业为纽带,突出泉胜村核心引领,有效解决村级单打独斗、路子少、规模小的发展瓶颈。去年,片区村集体平均收入31.06万元,较上年增长24%,提供就业岗位80个,人均增收1.5万元。在中部绿色协调共生区,我们以天合光伏项目为切入点,走“光伏+农业+渔业”发展路子。天合光能150MW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成功争取省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光伏+”产业成为石横继鲜食玉米加工之后又一农业特色名片。在北部地企融合发展示范区,我们依托特钢微电网项目,各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50万元。通过跨村联建、抱团发展,截至今年10月,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00万元,同比增长46.5%。 聚焦民生福祉,做优公共服务。石横镇着力提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聚焦“一老一小”,投入200万元,对敬老院进行适老化改造;卫生院完成6S标准化改造,建成120急救站一处;投资2300万元,新建高标准中心幼儿园一处,将于明年春季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实施石横大街、电厂路等9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五横四纵”主干路网全面畅通。石横镇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打造“石心石意”基层服务品牌,高质量推进74件年度民生实事办理,深入实施“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5280件,服务群众6234人次;探索推进矿区移交社区、老旧小区兜底服务新模式,搭建起高效便捷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一公里休闲娱乐圈”。
问
主持人:石横镇是工业大镇,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上做了哪些工作?
杜辉:在新型工业化建设方面,石横镇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抢抓创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机遇,擦亮省级化工园区金字招牌,累计投入22亿元,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实现“十通一平”。2023年,石横镇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9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达到410亿元。其中,营收过百亿元的企业1家、过十亿元的4家、过亿元的13家。 石横镇全面推进“双招双引”,围绕化工新材料和医药化工两大主导产业链,高质量绘制招商图谱,三季度一次性签约过亿元项目9个,其中,投资10亿元的湿法提锂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锂、磷、铁、石墨全组分回收利用,远超行业水平;投资25亿元的方舟创园项目,实现肥城市在化工园区建设、运营、管理、招商等方面的首次模式创新;铺开重点项目29个,竣工项目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其中4个项目入选省重大、省绿色低碳项目;成功争创3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国家级人才2人。 石横镇创立“石分满意”工作机制,用好“领导包保、专班推进、限时办结、现场调度”四项制度,全力服务企业提质扩规。石横特钢上榜2024中国企业500强,成功入选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目前,石横镇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试点示范达到20项、省级120余项。
问
主持人:石横镇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和美宜居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杜辉:石横镇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泰安样板。 现代农业全面起势。石横镇持续推广“减垄增地”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今年新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20公顷,夏粮实现“21连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集中培育鲜食玉米加工、艾草产业园等6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依托工业基础优势,大力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 和美乡村美不胜收。石横镇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综合运用网格化管理、巡查检查等举措,全面改善空气质量;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1处,污水日处理能力达6万吨;高标准完成丘明湖湿地水生态修复工程,整治疏浚河道2条、11.7公里;红庙村、前三村、新胜居被评为省级和美乡村。 全面讲好石横故事。石横镇不断传承发扬左丘明文化遗产,对省级文保单位泰山显灵宫进行修缮,石横发电厂入选首批山东省工业遗产名单,石横特钢成功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石横镇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以更高标准、更实作风、更优举措,创新实干、奋勇争先,为聚力谱写泰安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石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