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青部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残枝为景
叶入秋韵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残枝为景

 

□郭泗耀

霜降过后,一天比一天凉。只是中午的时候,太阳仍没个正形,有时把风驱赶开,将空气晒得很热。刚穿上的秋衣又不得不脱下来。有时候像三岁的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冷风嗖嗖。

想想季节是挺有意思的。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躺在地上,轻轻呻吟着、诉说着,哀叹着、惋惜着,大概它不甘于就这样沉睡,也不甘于被浮尘与厚土掩埋,只能无助地想着自己的心事,想着春天里的那些美好,想着自己年轻时的过往。当它真正觉得自己老了的时候,它没有想到那棵大树竟抛弃了它,让它无家可归、生无可恋,最终归隐于大树的脚下,化作燃烧的肥泥。

落叶其实是醒着的。那棵大树并非有意舍弃它,那是它不得以才做出的选择。即使大树想挽留,风也会横插一脚予以干涉。大树只能默默流泪,因为它已无能为力,它清醒地知道,树叶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大树作为母亲,它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然而季节是说一不二的长者,这些生离死别和生命的阵痛想必也是每一棵树、每一朵花迟早都要经历的。落叶擦干眼泪,不想让母亲过分担忧,它不停地安慰自己,就当是睡一觉吧,睡着之后,做一个好梦,来年的春天自己又会成为那个盎然生机的少女。

枝丫对叶的相思泪水涟涟。一片叶子经过短暂的四季,它的生命荣归故里,没有仪式,没有告别,没有祝语,唯有枝干对叶的思念。大树作为庄重的老人,它清楚地知道,无论叶子还是枝丫,都是它的孩子,它生育了它们、养育了它们,大树是看着孩子们长大的,从生命中的萌芽、嫩黄,直到长成满树的绿色,孩子们给它增了光彩,使它容光焕发。风送走叶子的时候,起初只是一片,后来成为两片、三片.......直到所有的叶子都被风肆意地卷走,枝丫终于还是哭了。声音有些沙哑,马路边、小河旁、公园里、山畔中都回响着它的呜咽。毕竟它们兄妹(弟)一场,毕竟它们血浓于水,经过了这番生离死别之后,再也难以相见了。作为兄长,枝丫的哭泣、呜咽是很真诚的。回想它们互为依赖、相互成全、彼此为荣、相依为命的美好时光,枝丫在那些日子里终日以泪洗面,好生难过。

大树失去了叶子,枝丫丢掉了兄妹,大自然中当然还会存活一些生命的颜色,只不过,有些颜色的宿命同样跟枝叶的命运相关,都难以逃脱季节的更迭。

游走于河岸边,我看惯了树木的执着与坚韧,也看惯了季节的变换,深秋真的是说一不二,这一点毋庸置疑。叶子经历了生命的轮回无声无息地睡着了,凌乱的枝丫有的已经变得光秃秃了,任凭风摇来摇去。

我的目光开始游离于树木,视线渐次转移到河面。深秋时节的河面荡漾着层层波皱,就像田垄里刚破土的麦苗,看上去好可爱好温柔,我都禁不住想去抚摸一下。

夏天的龙山河畔我是经常来的,那时,徜徉于河边蜿蜒的小道,目光极力地去捕寻宽阔的水面,没想到竟被那青青的荷叶掩藏了。高耸的荷梗托起了硕大如伞的荷叶,荷叶上不时地滚落下水珠,荷叶粉红着面色,每一片瓣膜都在抒情。几只蜻蜓浮在荷叶上,跃动在荷花尖尖上,活脱脱一幅和谐的生命图画。

再来龙山河畔时已是深秋,我在惋惜那些大树纷纷落叶的同时,内心不免对河面上的荷有些莫名的担忧。我不希望它们也像周边的树木那样一夜凋零,变成残枝,那样看上去,着实有些令人心生惆怅。可是,我挡不住秋天的任性,深秋像一个古怪的老人,它不会给任何人留下丝毫情面,这画面与夏天截然不同:荷花谢了,荷叶被霜打过之后恹恹怏怏地卷着边叶,呈现出棕褐色。荷梗半绿着身子一半露出水面,一半沉在水中,河面上夹杂着一些被大风刮来的叶片。这样的秋景图,不忍直视。

就在我内心感觉悲凉之际,不由停住了脚步,目光中重新焕发出光彩。

不远处的柿子树上,“红灯笼”挂在上面煞是好看,尽管叶子全无,一个个“红灯笼”挑在了残枝上,倒映在河水中,染得河水也年轻起来。许是红红的柿子调动起了我的情绪,我对眼前的满河荷梗不再抱有敌意,突然觉得它们顷刻间生动起来,甚至比夏天的景致还要美许多。心想,秋天在丰盈过后,沉淀的是岁月与年轮,也更多了些生命的历练与记忆。只有经历过秋天,才知道其实残缺并非是一种遗憾,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一种美。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朝苏轼题写的《赠刘景文·冬景》点醒了我。赏荷不一定非要在花开正艳、荷叶青青时,倘若你有情趣,深秋时节到河边观看一下树木,站在河畔纵目河面,看那挺立的荷梗残枝也是一种享受。正所谓春有春的花语,夏有夏的情调,秋有秋的深沉,冬有冬的蛰伏。

风送花香,残枝为景。人生如同四季,亦是如此。一个人从风华正茂到慢慢变老,也是一个生命轮回的过程。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懂得学会适应环境、欣赏自己。

树上的枝丫只是暂时隐匿了自己,河水中的荷梗虽颜色单调残缺不全,但它们都在暗中不停蓄积着生命力,等待着来年春天的到来。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