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岩
唐正是明朝时期泰安的县令,他心系百姓,注重社会治安,曾经化装成算命大师智斗无赖,为民除害,是个德智双全的好官,其故事至今仍在泰山脚下流传。
话说在明朝的时候,有一天在泰山南麓的一个小镇上,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打听赵府赵三的住址。令她奇怪的是问谁谁躲,没有接茬的。过了好长时间,一位老太太发现了她并把她领到一个墙角说:“一看就知道姑娘是外地人,你找赵家有什么事?”姑娘说她姓田,是赵三的亲戚,因父母双亡来投亲。老太太劝说姑娘千万不要贸然行事,那样无异于羊入虎口,后果不堪设想。老人家让她少安毋躁,说一会就能见到赵三路过。
话音未落,只见一个肥头大耳、肚腹滚圆的人,摇头晃脑,甩着胳膊,后面还跟着几个手拿器械的小混混。他们见店就进,见摊就扰,索要钱财,稍微怠慢就踢摊砸场,众人是敢怒不敢言。
老人家拉住姑娘的手说:“看见了吗?打头的那个人就是以前赵府家的赵三。”
原来这赵三是大户出身,赵府是三进大院,北面是后花园,在当地镇子上也算名门望族。不料赵三父母去世后,他吃喝嫖赌,败光全部家产。不但如此,他恶行不改,沦落成地痞流氓,靠打砸抢混日子。遭受其害的百姓,怨声载道。县衙里告他的状子,像雪片一样飞来。由于没有抓到现行,又无人敢作证,上届县令也拿他没办法。
田姑娘看到和听到这一切后吓得魂飞天外,悄悄地跟着老人家快速躲避起来。新任县令唐正闻听此事,打算为民解忧,捉拿赵三。这天他召集衙役开会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天我们乔装打扮,智取赵三,为民除害。你们听我调遣,不许走漏风声,违令者重罚。”随后,唐县令“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进行了详细安排。
唐正化装成算命大师来到镇上,安排衙役搜集四周三里以内的情况,视情布置任务。不一会,赵三一伙就来到卦摊前,见没有可拿的东西,顺手把一把扇子拿起来乱摇,狠狠地说:“穷算卦的,以前怎么没有见过你?快给我算算,算准了给你钱,算不准倒找钱。”唐正说:“那好,我先算算官家贵姓,要是算准了不要你的钱,但把扇子留下。然后本仙算几个地方你去,今天保你有吃有喝,还有桃花运。”
唐县令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这把扇子贵重,必须保证完好无损。二是四个方向的情况他都已经掌握,南面有办喜事的,北面有丧事,东面有庙会。唐正摇摇神铃铛说:“先来第一卦,官家贵姓赵,是也不是?”赵三说还真准,再算好吃好喝、桃花运吧。唐正说先收回扇子,赵三同意。唐正说向南走400步,有好吃好喝。赵三说:“要是不准,老子回来砸你的摊子。”
赵三几人到了南面见有娶亲的就进去了,总管担心惹出乱子来,立马在大门厅安排了一桌酒席。好在赵三酒足饭饱后,因急着问算命的哪里有桃花运,才没有在酒席上闹腾。
唐正等赵三回来后,告诉他:“向东500步有桃花运,向北300步有‘官财’,你先要哪个?”赵三酒劲大发说,当然是要先向东。官财即“棺材”的谐音,因北面有丧事,所以唐正这样说。
却说东面的庙会,善男信女熙熙攘攘,平时不出来的年轻貌美女子,会上特别多。赵三看得眼花缭乱,垂涎三尺,一开始还是打情骂俏地调戏,到后来酒劲上来便按捺不住了,随手抱住一个很俊俏的姑娘。此时早已埋伏在周围的衙役,听到姑娘喊“救命”,按照唐正事先的安排,冲上去捉住赵三说:“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敢侮辱良家妇女,带到县衙交老爷问罪。”
在泰山附近的县衙里,唐正新账旧账一起算,赵三一伙分别依法得到判决。赵三在大堂上认出了算命大师,欲言又止。唐正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巍巍泰山的神圣法眼,永远是泾渭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