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凯 通讯员 彭婷婷
桃花峪景美如仙境,仿若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的景色,这里自然也成为道家向往之地。在桃花峪进山口,有一座道家庙宇——元君庙,据传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573年)之前,是桃花峪现存的唯一一座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也是碧霞元君的西行宫。原庙被破坏以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复建。元君庙内古柏参天、花草茂盛,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规模虽然不大,但庄重威严。
来到桃花峪前,目光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远远就看见开门揖客的元君庙,门口挡墙上绘有八卦图案,上书苍劲有力的“道炁长存”四字,寓意万古长存、不灭不衰。山门悬挂“元君庙”牌匾,门内有绘有太极图的影壁,上书楹联“八卦明兮藏万象,六尧神兮卜未知”。
绕过影壁,进入元君庙,漫步于青石之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株荫翳蔽日的古柏。古柏树干雄伟,树冠荫及甚广,遮盖了半个院子。古柏高11.7米,其干形通直粗短,呈深灰色,条状纵裂,有10个主枝呈多层次分布,树冠茂密婆娑,在天空的映衬下似一朵巨大的绿色祥云,又似孔雀开屏,枝干苍劲有力,扭曲盘旋,如巨龙翻腾。由于土层深厚,土壤湿度适当,背风向阳,这株古树虽经风雨沧桑但依旧枝叶繁茂,焕发着勃勃生机。古柏的西侧有一古松,松树树冠之茂,不仅覆盖了院内,长长的树枝探出了墙外,也荫庇到了庙外,十分形象地诠释了“古松长臂罩顶,巨柏盘旋蔽日”。古柏古松相对而生,郁郁葱葱、盘旋而起、如龙似凤,人们称它们为“龙柏凤松”。古柏正对有一块残存的中间断开的碑刻,置于石基之上,格外醒目,上刻“天仙 圣母行宫”,碑身斑驳,充满了岁月痕迹。
登上院中的五级台阶后,就是元君庙的正殿了。正殿三间,门口悬挂一副对联,上联是“碧落高居金台传妙诀”,下联是“苍生护佑木德仰慈恩”,正中供泰山圣母碧霞元君,身穿霞帔,手持圭板,一副慈祥和蔼的姿态。
正殿内墙壁上的壁画为《西王母出巡图》。那么,元君庙为什么绘王母形象呢?据《玉女卷》记载: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生性聪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常礼西王母。圣母三岁就常礼王母,这就是正殿墙壁上绘王母出巡图的原因了。
院内左右两侧有配殿,左侧为增福殿,右侧为三官殿。增福殿正中供文昌帝君,两旁是寿星和关公。三官殿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从以上布局看,元君庙由山门、影壁墙、元君殿、南北配殿组成,有许多步行登山的游客会到里面祈福。增福殿里的文昌帝君是主管文运的神仙,有很多家长专程到此祈福,希望孩子能够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