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明石桥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面展示泰山石敢当文化的平台
  
  版面导航    
2024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石敢当博物馆——
全面展示泰山石敢当文化的平台

石敢当人物形象。
房庆安介绍石敢当石碑。
房庆安介绍石敢当拓片。
泰山石敢当博物馆展出的石敢当石碑。
 

本报记者 张芮 文 隋翔 图

民间博物馆是国有公立博物馆的重要补充,也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泰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成长起了一批民间文物收藏人。泰山石敢当博物馆馆长房庆安,就是其中一位。

泰山石敢当博物馆内陈列着房庆安从各地搜寻而来的石碑、石敢当拓片。“这些都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的传承保护是无价的。”房庆安说。

泰山石敢当博物馆2016年经批准成立

泰山石敢当博物馆位于泰山大街西段粥店桥东侧路南,是一家以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为主的专题性非国有博物馆。

据房庆安回忆,三十多年前,他所在的工作单位搬到仰圣街南段,经常可以看到矗立在岱庙正阳门东南侧的泰山石敢当雕像。偶尔有游客在雕像前驻足,他也会过去凑凑热闹,房庆安从游客口中得知,“石敢当”在全国各地都有,而他们最想了解的是与泰山石敢当有什么渊源。

“从那时起,我在出差时会留心当地关于‘石敢当’的情况,有时是一块石头,有时是当地居民口中流传的故事。”房庆安说,在此期间,他搜集了很多关于“泰山石敢当”的资料,并向相关学者请教。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石敢当文化,2012年,房庆安出资建立泰安市泰山石敢当研究院;2013年9月,房庆安邀请专家学者共同开展了“寻访泰山石敢当万里行”活动,行程遍布海内外。2016年,泰山石敢当博物馆经批准成立,并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1时(11时停止入场),13时至16时(16时停止入场)。

馆内展出藏品400余件

“关于石敢当较早的实物记载,是在宋代出土的唐代大历五年‘石敢当’石碑,碑上的字数多达36个,表达的意思有辟邪压殃、祈福求康。”房庆安说,根据叶涛先生《泰山石敢当》一书内容,明清之际,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广泛出现在以东南沿海为主要流传区域的中华大地上。

在泰山石敢当博物馆内,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石碑。这些石碑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但每一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馆内的这些石碑来自四川、重庆、福建、江西、山西等地。”房庆安说,北方地区的“石敢当”在山东、河北、山西一带分布较多,形态上比较接近,体积比较大的还在碑首刻有兽头或虎头之类。重庆地区的“石敢当”比较有特色,在蹲着的猛兽(或狮)的前面竖起一块石牌,刻“泰山石敢当”字迹。

在一块来自南方地区的石碑前,房庆安介绍道,石碑上刻有“石敢当”字样,在底部刻有人物像,“这样的石碑在南方地区多一些,一般放置在墙角处,石碑后方的‘V’型槽是防止对墙角产生碰撞,这足以说明了它的实用功能。”

有的石碑是在村落中寻得,有的石碑是从民间收藏家手中购得,对房庆安来说,馆内的每一块石敢当石碑都来之不易。泰山石敢当博物馆目前馆藏藏品600多件,展出400余件,包含石碑、拓片、文献、书籍、影像资料等。馆内展陈内容包含石敢当的由来、泰山石敢当的起源、传播、演变以及传承与弘扬。

继续加大搜寻和收藏力度

除了石碑之外,泰山石敢当博物馆内还展示了一些石敢当拓片。这些拓片以传统技艺制作而成,纹理清晰、色彩鲜明。房庆安介绍:“这些拓片是我们馆内的另一大亮点,我们通过拓印技术将石碑上的文字和图案复拓制到纸上,让市民、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石敢当的文化内涵。”

为填补研究空白,房庆安先后邀请专家学者编撰《泰山石敢当研究丛书》《泰山石敢当文化读物》等书籍。“成立泰山石敢当博物馆,一方面是想为泰安市民、学生、广大游客和文化寻根者,提供全面展示泰山石敢当文化的平台,让大家在这里系统了解石敢当的发展过程、传播路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则是想要填补系统研究的空白,为广大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相关的史料记载、万里寻访视频及图片资料等。”房庆安说。目前,泰山石敢当研究院、泰山石敢当博物馆还经常进学校、进机关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

对于泰山石敢当博物馆发展规划,房庆安计划与专家学者继续加大搜寻和收藏力度,丰富馆内藏品。“今后我们会坚持免费开馆,还想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探秘石敢当’系列视频,这些视频大多是‘寻访泰山石敢当万里行活动’中的原始资料。”他表示,希望有更多人来了解泰山石敢当文化,也希望泰安市民能更自豪地讲石敢当故事,把敢于担当的精神传递下去。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