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海伟 任志红 张虹 吴焕焕 肖文敏
谷雨茶与明前茶
的区别是什么?
明前茶、谷雨茶,泛指部分江南茶区对相应季节所采制绿茶的俗称。明前茶指每年3月底至4月5日前采摘制作的绿茶,谷雨茶泛指4月5日后、4月20日之前的茶。不管是明前茶还是谷雨茶,实际上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截止日期。
如高海拔、高纬度茶区的茶叶采摘较迟,超过4月5日也可称作明前茶或清明时节的茶,谷雨后几天采的茶也可称之为谷雨茶或雨前茶。
市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副所长任志红介绍,明前茶和谷雨茶都是春天最早上市的优质茶叶,明前茶芽叶细嫩饱满,白毫尽显,滋味醇和,鲜爽度高。谷雨茶在南方采茶区也称为二春茶,芽叶肥硕,内含物质聚集,芽叶逐渐舒展,茶香浓郁浑厚,滋味鲜活,久泡仍余味悠长。
明前茶由于芽叶细嫩,香气优雅却不耐闻、滋味清淡却不耐泡。谷雨茶香气优雅持久、滋味甘甜鲜醇,相比明前茶的嫩,更增添了一份鲜,而且更耐泡。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茶区由于气温较低,茶树萌芽晚,谷雨茶即为头采茶,且由于养分蓄积时间长,品质兼具南方明前茶的嫩与南方雨前茶的鲜。
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所以明前茶价格一般来说比谷雨茶贵,但也不能说明前茶一定比谷雨茶好。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很多时候茶叶质量并不能用价格来衡量。
新手泡茶有何技巧?
市农科院农艺师肖文敏介绍,想要泡好一杯茶,一方面要注意茶叶的鉴别、依茶配水、依茶配具,选择最适配的茶叶、水与茶器;另一方面要注意泡茶三要素的把握,即茶水比、泡茶水温与冲泡时间。
绿茶、红茶、花茶等冲泡的茶水比通常在1∶30左右,若原料较为细嫩则以85℃左右的水冲泡为佳,若原料相对较为成熟则应适当提高冲泡水温,90℃~95℃为宜。
乌龙茶、普洱茶等冲泡的茶水比往往在1∶20左右,因其原料一般相对较为成熟,宜采用较高的水温,100℃的沸水冲泡最佳。
黄茶一般采用1∶30~1∶40的茶水比,如原料较为细嫩的黄芽茶、黄小茶,一般采用80℃~85℃的水温;如原料较为粗老的黄大茶,则需要使用100℃的沸水。
白茶一般采用1∶20~1∶30的茶水比,嫩度较高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泡茶水温一般控制在85℃上下,而嫩度较低的贡眉、寿眉可选择沸水冲泡。
泡茶过程中
是否需要“洗茶”?
目前,因要洗去茶叶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附着的灰尘或微生物、洗去汤中的浮沫或茶叶上的农残等,“洗茶”似乎已成为泡茶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实,我们购买的正规企业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茶,是可以直接冲泡饮用的。
茶叶一共分几类?
一枚茶芽或茶新梢,经过各种加工方法处理,从内到外都发生了变化,于是形成了不同的茶叶品质。市农科院农艺师吴焕焕介绍,按照加工工艺、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品质特征等将茶叶归纳为六类,并以绿、红、青、白、黄、黑六种颜色命名,于是就有了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
泡不同的茶如何选择适宜的茶器?
俗话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一款好茶,需要用适应的茶器来冲泡才能将茶的色、香、味、意、形发挥到极致。中国拥有六大茶类,在冲泡品饮过程中使用哪些茶器更为合适呢?
市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所长孙海伟介绍,绿茶一般由春季茶树发出的嫩芽、嫩叶制作而成,因此在冲泡过程中切勿用高温水冲泡,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绿茶,比如西湖龙井、泰山茶、碧螺春等用80℃~85℃的水冲泡,原料更加粗老的绿茶,比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可以用90℃的水冲泡,在茶器选择上,玻璃器具最为合适。玻璃杯、玻璃壶能够展现绿茶青衣玉露的优美形态,且玻璃器皿散热快,不会聚合高温、闷坏茶叶。
黄茶在绿茶的基础上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其口感与绿茶相近,因此在冲泡方法和器具选择上与绿茶相同,适合用玻璃器皿,切勿用高温水闷泡。也可选用紫砂壶,但以口盖宽大型的绿泥壶更好。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六大茶类中加工程序最少的一款茶,人为干预很少,近乎完美地保存了鲜叶的所有物质。白茶根据原料采摘的级别,分为四个等级,用纯芽头制作而成的称为白毫银针,一芽一叶制作而成的称为白牡丹,一芽两叶、一芽三叶制作而成的称为贡眉,被抽芯之后的大叶片制作而成的称为寿眉,不同等级的白茶在茶器选择上有很大区别。白毫银针嫩度较高,不适合高温闷泡,因此非常适合玻璃茶器;白牡丹有芽有叶,冲泡水温比银针要更高一些,但也不能长期闷泡,因此选用胎薄的白瓷盖碗最合适,白瓷盖碗既能保持一定的温度,还能与白牡丹形成完美的融合;外形为一芽两叶的贡眉和大叶片的寿眉大多由叶片制成,生长周期长,内含物质丰富,香气浓郁,因此适合高温闷泡,在茶器选择上适合用瓷壶,瓷壶不仅能聚合热量,而且壶壁密度高、不透气,不会损失茶叶的香气。
乌龙茶大多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加工过程中用炭火烘焙多次,它的典型特点是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因此冲泡过程中当以高水温闷泡,在茶器选择上用盖碗、紫砂壶和瓷壶较为合适,这些茶器既能提供乌龙茶冲泡需要的高温,还能完全释放茶叶的香气。紫砂壶宜选用穹盖的小矮壶,各种泥料均可,以红泥类最佳。
红茶茶汤呈现红汤,红茶经过发酵之后,咖啡碱含量比其他茶类丰富,因此在冲泡过程中不适合高温闷泡,在茶器选择上适合用玻璃壶、紫砂壶或白瓷盖碗,它们既能展现出红茶茶汤之美,另外也不会聚合高温,造成茶汤苦涩。
黑茶一般以茶树的芽、叶、茎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之后的黑茶,茶汤红浓,香气陈醇,在冲泡过程中要求高温水长时间闷泡,因此在茶器选择上适合用聚热性、密闭性强的紫砂壶冲泡,紫砂壶用泥烧制而成,泥土的气息刚好能唤醒黑茶的茶性,使其滋味更加厚重。另外,紫砂壶保温聚热效果极好,刚好适合闷泡粗老的黑茶,能更加彻底地浸泡出黑茶的滋味。
此外,新制普洱生茶、花茶宜选用300毫升左右、矮身、大口的绿泥类紫砂壶,将沸水凉至90℃左右冲泡。
如何选购茶叶?
消费者如何从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选到质价相宜的健康产品呢?掌握以下技巧可以帮助大家避免花高价买到劣质茶。
选购一款茶叶,应当通过冲泡品饮来判断其质量。购买前要先对各种茶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六大茶类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冲泡方法,然后再根据自己喜欢的茶类特点,从干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进行审评。干茶要查看条索的形态、完整性和色泽,来判断茶叶原料等级和年份及加工技术的高低。沸水冲泡后看茶汤的颜色、净度和亮度;闻叶底的香气是否醇正,有无杂味、陈味;品茶汤滋味是否纯正、回甘;最后看叶底是否芽叶完整。
许多消费者在店内品鉴后买回的茶叶,在家自饮时会觉得和店内品饮的有差异,在确定为同款茶叶的情况下,有可能是冲泡方式造成。消费者可以从茶器、水质、水温、茶水比、冲泡时间等方面进行学习、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