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第一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患者一年内被市立医院救回两次
市中医医院捧教学演示奖
消化内镜中心:升级设施设备,提升诊疗体验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3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颅内多发动脉瘤,术后半年又复发……
患者一年内被市立医院救回两次

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通讯员供图
术后恢复良好、即将出院的患者。
通讯员供图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英迪 通讯员 李婧

在医学界,脑动脉瘤有“不定时炸弹”之称,患者的病残率或死亡率极高。

近日,44岁的脑动脉瘤患者王女士从泰安市立医院康复出院,回想自己一年两次的获救经历,王女士唏嘘不已。

首次入院,发现两处脑动脉瘤

今年年初,王女士吃完晚饭后突然意识丧失,十几分钟后转醒,感觉头痛难忍并出现多次恶心呕吐。王女士家属急呼120救护车,将其送到泰安市立医院救治。医院卒中中心立即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并为其进行颅脑CT检查,发现王女士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外科主任刘启峰立即带领团队为王女士进行病情研判,考虑到已破裂的动脉瘤短时间内很可能再出血,医护人员决定立即为王女士实施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发现王女士颅脑内存在两处动脉瘤,一处为前交通动脉瘤,另一处为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导致王女士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罪魁祸首”正是前者。考虑到一次手术处理两处动脉瘤风险较高,刘启峰在与王女士家属沟通后,决定先处理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再择期进行下次手术。刘启峰和副主任医师张彬成功为王女士实施了动脉瘤栓塞术,在造影证实动脉瘤成功栓塞并且载瘤动脉及邻近动脉保留完整后,张彬又为王女士做了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用微创的方法将脑内积血引流出来。术后,王女士恢复良好,并约定了后续的复查和治疗。

两个月后,王女士返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由于王女士颅脑内动脉瘤位置特殊——起始部位合并狭窄、动脉瘤“脖子”和载瘤动脉之间呈锐角,治疗团队综合考虑后,决定为其进行单纯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成功将动脉瘤完全栓塞。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王女士康复出院。

肿瘤复发,通过治疗二次获救

半年后,王女士来院复查时,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复发,再次面临生命威胁。据悉,王女士的瘤体属于宽颈动脉瘤,且所在位置特殊,遭受的血流冲击力大,这种情况确实易引起复发。刘启峰及时安抚王女士及家属情绪,并积极商议后续治疗方案。由于前两次手术顺利,王女士恢复良好,因此家属对再次实施介入手术的意愿非常强烈。刘启峰及团队综合家属意愿和患者情况,决定为王女士进行支架辅助介入栓塞。

由于王女士的载瘤动脉走行呈锐角且起始部位狭窄,治疗用的微导丝很难到位,为微创介入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此外,王女士的动脉瘤瘤体两侧和后方都是供应正常脑组织的动脉,这就要求介入治疗用的弹簧圈只能放在几毫米的瘤囊内,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会导致患者正常脑组织缺血。

为保证治疗安全有效,刘启峰及团队在常规方式无法实施的前提下,采取动脉瘤内成袢技术,通过充盈球囊辅助封堵,增加对微导丝的支撑力,终于“驯服”了比发丝还细的导丝,成功辅助支架、导管顺利到位。刘启峰和张彬还以娴熟的技术成功为王女士实施了动脉瘤栓塞术,造影证实动脉瘤成功栓塞并且载瘤动脉及邻近动脉保留完整,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得益于神经外科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护,王女士3天后便出院了。出院前,王女士家属专门到医生办公室致谢:“感谢泰安市立医院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我们也很庆幸当初坚定选择了来这里治病。”

近年来,泰安市立医院神经外科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在微创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接连成功开展了多项高难度微创技术,全面提升了科室诊疗能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