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敦泉
突然的降雪降温,将这个冬天隔成了前暖后冷的两个阶段。想起前几天闲游普照寺时的情景,仿佛已经是上一个季节了。
那日天清气朗,我和媳妇吃过早饭,溜达着来到泰山天地广场,稍事休息后,开始沿环山路东行,直至环山路与普照寺路的路口。沿这个路口北行,是一段又短又陡的坡,我俩气喘吁吁爬过,脚下的路开始平坦起来。眼前的石牌坊上,写着“泰山普照寺”几个大字,牌坊下有一块平面石头,上刻“三笑处”。有关“三笑处”,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三个九旬老汉遛弯时在此歇脚,家境富裕、身穿绸缎的老汉道:“吃喝不愁,家里全都有,活到九十九。”家境普通,有些干瘦的老汉道:“粗茶淡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家境贫寒,以砍柴为计的老汉道:“家有贤妻,媳妇长得丑,活到九十九。”三位老汉说完,相互对视大笑。后人在此地刻字“三笑处”留念,以示知足常乐、健康长寿的道理。
北行不远,石路两侧的巨石似天然大门屹立,上刻“云门”二字。我和媳妇继续沿蜿蜒山路前行,路旁的柏树郁郁葱葱,遮蔽着太阳,待跨过石桥,普照寺的山门就在眼前了。不大的门楼,左右蹲坐着石狮一对,忠实守护着千年古寺。筛月亭矗立寺中,静静诉说着历代文人雅士的浪漫情怀。亭下的五音石桌,能奏出悦耳的音符。
走进二进院,两棵百年银杏高耸入云。彼时,金黄的树叶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明艳。大雄宝殿前,有两棵百年对生松树,原树已枝枯叶干,补种的新树则枝繁叶茂。
跨过西月亮门,可前往三进院的花园,这里花木果树不少,春天时花开满园,秋天时硕果累累。
后院宝殿九层莲花上的大佛慈眉善目,凝视着殿外的世界。禅房中有师傅在念经,清脆浑厚的木鱼铜磬声传得很远……
回程时,我们偶遇了一支前来拍摄的队伍,一位少女身披红色缎面白绒毛边的斗篷,行走在红墙、灰瓦的背景中,脚下踩着一地金黄的银杏落叶……古老的寺院,刹那间充满了浪漫气息。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