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方来
我的故乡在鲁西南,几次梦回,忘不了童年记忆里的盐碱滩。
儿时的盐碱滩,每到晚秋、初冬时候,总是白花花一片,犹如白糖,宛若雪花,恰似白面,虽说看上去荒凉萧瑟,却也凄美动人。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祖祖辈辈生长在盐碱滩的人,就只能靠盐碱滩生活了。曾几何时,勤劳的乡亲们趁着农闲,扫起了盐碱土,将其倒进预先挖好的水池里,经搅拌、过滤、沉淀,晒出晶莹剔透的芒硝。这又苦又涩又咸的芒硝不是宝贝却胜似宝贝,既可以当作消炎去火的中药,也可以用来制造炸药。当年身强体壮的中青年,用地排车或独轮车将芒硝运到百里外较为富裕的乡村,换回地瓜干,作为青黄不接时的口粮。在那吃了上顿无下顿的年月里,地瓜干就是老百姓的救命粮。
故乡贫瘠的盐碱滩,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儿女。如今,破旧不堪的古村落几经变迁,早已旧貌换新颜,往日的盐碱滩也成了沃土良田。如今,故乡的儿女又奔赴他乡,各自追逐自己的梦想。当年推车运芒硝换地瓜干的壮小伙,也已近垂暮之年。
我面朝故乡,不由心生感慨:啊!沧桑巨变,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