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颜凯 通讯员 李荣振
2023年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关爱老年口腔、乐享健康生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群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的常见口腔疾病有哪些?老年人应该怎样进行口腔保健?市口腔医院专家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解答。
老年人的常见口腔疾病
龋齿。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龋齿是引起牙痛、造成缺牙的主要原因,我国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高达98.4%,其中根面龋最为常见。由于老年人牙龈萎缩、牙根暴露、自洁作用差、唾液减少等因素,导致口腔不易被清洁,牙根部位易形成龋齿。因根面龋位置隐蔽,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常被人忽视,若症状加重感染牙髓,需进行根管治疗。
牙周病。牙周病是“老掉牙”的主要原因,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病会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导致全口牙齿脱落,加重心脏病、糖尿病、呼吸道及消化道慢性疾病。
牙齿敏感。牙齿敏感即牙本质过敏,主要是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牙齿敏感的原因有两方面:牙釉质过度磨损,牙本质暴露在外,外界直接刺激牙本质,引起牙齿不适;牙根暴露较多,表面的牙骨质对刺激敏感,从而产生不适。牙齿敏感可用脱敏牙膏刷牙,或到医院用医用脱敏糊剂脱敏,严重的牙齿敏感需到医院补牙甚至进行根管治疗。
口腔黏膜病。部分老年人因长期吸烟、过度饮酒、喜食辛辣食物等,导致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包括口腔溃疡、唇舌炎、扁平苔藓、白斑、干燥综合征等。若出现顽固口腔溃疡、黏膜异常增生等现象,要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
牙齿牙列缺失。牙齿牙列缺失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口腔问题,缺失较多会严重影响咀嚼功能,降低消化吸收能力,影响老年人健康,建议牙齿缺失的老年人及时到医院镶牙或种植牙。种植牙可以获得与天然牙功能、结构、美观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复效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缺牙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
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方法
刷牙。刷牙要讲究质量和方法,提倡选用成人或老年人保健牙刷,这种牙刷的特点是刷头较小,刷毛软而有弹性,刷柄扁而宽,容易握住,不易滑脱。刷牙时最好选用含氟牙膏,这类牙膏对根面龋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除了每天早晚刷牙外,还提倡每餐饭后刷牙。
洁牙。由于老年人牙齿稀疏、牙缝较宽,仅靠刷牙还不足以保持口腔清洁,推荐使用间隙刷或牙线,以去除邻面和根面的牙菌斑。
漱口。饭后用清水漱口是口腔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漱口不能代替刷牙,因为漱口达不到清除牙菌斑的作用。
定期口腔检查。老年人应注重保护余留牙齿,可进行定期检查(最好半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较好地维持口腔功能状态。
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老年人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如残留的牙冠、牙根,或特别松动的牙齿,否则会影响口腔功能,甚至引发全身感染,影响生活质量。
及时修复缺失牙。大多数老年人口腔功能偏弱,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松动、缺失等问题。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一般在拔牙2至3个月后进行修复),以维持牙列完整,减轻余牙咀嚼负担,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修复缺失牙的方法有活动修复、固定修复、种植修复。另外,老年人还要注意假牙的保护,每餐饭后都要洗刷干净,睡前摘下,浸泡在清水中以防变形。假牙戴久了常有不适,甚至引起口腔组织红肿、疼痛、溃疡,应及时请医生修改调整;种植牙和固定假牙不可摘戴,周围可能存留食物残渣及细菌,可刷牙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
改善膳食营养状态。老年人需要的热量、蛋白质比年轻人少,但对钙、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老年人的饮食应严格限制各种糖类,多吃新鲜蔬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饮酒、咬硬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对牙齿造成不良影响,建议老年人戒烟、戒酒,不用牙开瓶盖、咬硬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