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秦浩)9月6日上午,“齐鲁粮油”走进泰山国际登山节暨山东煎饼团体标准发布会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来自全省各地的粮油企业纷纷拿出自家得意的粮油产品,向来往市民展示推介。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泰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泰山景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意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全力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
据了解,2018年,山东省全面启动“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按照“1+N+N”的品牌架构,高起点定位,全方位推进。五年来,在“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引领下,全省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2022年达到5530亿元,继续高居全国首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山东力量。
活动现场发布了《山东煎饼》团体标准,对煎饼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方面,该标准对煎饼中原辅料、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和微生物指标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充分体现了山东煎饼高质量、严标准等特点,对提高全省煎饼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扩大山东煎饼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引领煎饼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齐鲁粮油”自创建以来,打造了“泰安煎饼”等一系列区域品牌。在发布会现场的泰安煎饼展位前,参展企业展示出红枣、核桃、花生等不同口味的煎饼,不少市民驻足品尝,询价购买。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泰安煎饼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1967年在省庄镇东羊楼村发现的明代万历年间的“分家契约”,提到“鏊子一盘,煎饼二十三斤”等内容。数百年来,泰安煎饼凭借独特的口感和风味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泰安百姓的主食之一。近年来,泰安煎饼在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同时创新融入小麦糊粉层、酵素等现代化健康原料,赋予了泰安煎饼营养新膳食的理念。据了解,目前泰安拥有煎饼加工企业50余家、加工户12600户,年产煎饼可达30万吨,产值达50亿元,带动就业10万人。产品已形成8大系列、30多个品种、上百种口味,泰安煎饼日益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城乡就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势带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