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泰山。
□王秋阳 文/图
快到登山节了,我突然想聊聊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泰安。
多少人只知五岳之首的泰山,却不知“泰山安则天下安”的泰安。对于那些不知泰安是何处的外地朋友,我总习惯拿出地图册,顺着广袤的华北平原,找到齐鲁大地上泛起的点点“麦色”,告诉他们,这里就是山东丘陵,上面最有名的便属泰山山脉,而泰山山脉坐落的那片土地,就是我的家乡泰安。
早与晚
在我看来,一个城市的烟火气,全都藏在一早一晚中。
记忆中的泰安清晨,是路边老者用布蒙住的鸟笼,是方便又丰富的街头早餐。泰安人的特色早餐,是一碗叫“sá”的热汤。“sá”写作“糁”,虽然这个字没有这个读音,但并不影响大家对这碗汤的热爱。一个粗制大碗,盛满鸡丝、麦仁、鸡蛋等配料制成的热汤,撒上一小撮胡椒面,再点上几滴醋……那升腾而起的热气里,藏着一整天的精气神儿。油条、肉包、油饼,都是“糁”的“伴侣”,如果时间充裕,我还得加上一份“三带子”。如果你不知道“三带子”是什么,就把它理解成“牛肚”吧!
与“早生活”相比,泰安的“夜生活”来得早、去得快。泰安夜间的热闹,一般持续到23点,冬天结束得更早,所以晚餐就成了体验泰安“夜生活”的重头戏。我喜欢带性格爽朗的外地朋友到环山路附近吃晚饭,这里多数饭店都是露天的,小马扎围个小方桌就能撮一顿。这些小饭店虽然和庄重静雅没什么关系,但胜在空气清新、山风送爽,可以将城市夜景尽收眼底。这里的饭菜也很有特色,煎饼卷“小豆腐”吃的是忆苦思甜,野菜大包吃的是新鲜稀罕,松蛾炖鸡吃的是山珍野趣……其中,松蛾炖鸡这道硬菜,值得跟外地的朋友好好讲讲。
松蛾炖鸡这道菜的重点不是鸡,而是松蛾。松蛾不是某种长着翅膀的昆虫,而是泰山上独有的一种蘑菇。此前就曾有一位外地的朋友指着菜单含蓄地问我:“咱这个松蛾,是动物啊,还是植物啊?”
酒足饭饱,宴席将散,好客的泰安人自然不会让朋友们空手离席,于是杂粮煎饼、豆腐皮等特产名吃轮番登场。不过没有送“泰山三美”的啊!毕竟白菜、豆腐、水实在不好带,晚宴品尝过即可。
上与下
在泰安,上与下指的不是天与地,而是山与城。
说起泰安,最绕不过去的就是泰山。泰山的魅力很难说尽,对我来说,都藏在一次又一次的“打脸”中了。泰山不算高,海拔只有1545米,但爬泰山的过程却很累,以至于我每次爬完都暗自发誓“再也不爬了”,结果腿脚一歇好,又想爬山了。
每次登山前,我都会提前准备好物资,把四五瓶水,面包、香肠等吃食一股脑装进背包,全部背到山上去。如今泰山上的物价很平稳,吃的喝的应有尽有,但在又累又饿的时候,吃自己辛苦背上来的东西,别有一番成就感。
红门路的尽头,便是古今登山盘道的起始点,沿着这条路一直往上,途经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讲到这里我必须停一停,因为每次我爬到万仙楼的时候都要休息一会,喘口气再继续爬。过了万仙楼,还有斗母宫、壶天阁、回马岭……回马岭是马儿至此转头的地方,这也预示着接下来的登山之路马儿上不去了,愈加陡峭难行。
在我心里,泰山是神圣的。老人们都说:“泰山老奶奶可灵验了,小孩到山上别乱讲话。”所以我从小就对泰山充满了敬畏之心。我很少去写泰山的秀丽风景,因前人写过太多,后人已无法超越。我只能告诉那些想来爬泰山的人,一定要沿着泰山中路爬一趟,亲自感受一下。
我曾在各种摩崖石刻下观望很久,虽然不能体会前朝君主封禅、名流望岳时的心情,但通过那些或刚劲或娟秀的字迹,依旧能感受到汉字书写艺术、古今文明传承的魅力。因为折服于这种魅力,我甚至有跪下点一炷香顶礼膜拜的冲动。
刚谈恋爱时,我曾牵着女朋友去爬泰山。上山时还好,两人弓腰慢行,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下山却异常艰难,两人低头迈脚,山下重重叠叠的台阶让人看得眼晕。尤其是泰山十八盘那段路,我腿肚子直哆嗦,要把扶手一侧让给心爱的姑娘,还要努力克制着自己坐下或蹲下的冲动,装出一副从容淡定的样子,真是身心俱疲。就在我以为自己在女朋友面前伪装得很好时,却听到了她的抱怨:“你的手怎么老出汗啊!”
过去,我从不推荐朋友们登泰山看日出,因为看日出需要夜间登山,视觉受限,既不安全,也看不清泰山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日出受天气的影响,万一辛辛苦苦爬上去,赶上阴雨多云天,只能看云看雨。后来我有幸看了一次,这才明白为何泰山日出被奉为泰山四大奇观。几分钟的日出,被我录成了七八段视频。那壮丽多姿的景象,只能用镜头呈现,难以用语言描述。
一座城一天是逛不完的,山下城中的风景,虽无法与泰山媲美,但市中心的岱庙、城东的湿地、城西的天平湖,还是值得一逛的。泰城的生活节奏不快,不如放慢脚步,在欣赏城中美景的同时,品一壶女儿茶、干一杯泰山酿、撮一顿农家乐……细细体会泰安人的闲适与自在。
来者是客,愿大家将泰安这座城的温情与泰山这座山的豪迈统统打包带回家去,与你的亲朋好友聊聊泰安、说说泰山。
东与西
说完了泰安的“早晚”,再来讲讲泰安这座城的布局。
泰安东西长而南北窄,通常横亘东西的马路叫做“街”,贯彻南北的街道叫做“路”,比如:东西向的“东岳大街”“岱宗大街”,南北向的“龙潭路”“虎山路”等。还有一些地方,名字很有特点,比如:渿河、蒿里山、普照寺等,充满了神秘色彩。
儿时的我是个“路痴”,虽然在泰安长大,但熟悉的路和街不过三四条,就连家门口的东岳大街也没走完一趟,只知道它是泰安市最长的一条街。在那个没有导航的年代,走街串巷时常令我苦恼,因为我总担心屁股下面的那辆小电动车续航不够。
工作后,我有幸参与了家乡的建设,这段工作经历促进了我的成长,也开拓了我的视野,我逐渐迈开了脚步,走出了主城区,见识了《水浒传》里“八百里水泊”的东平湖,逛过了盛产“肥桃”的肥城,爬过了新泰的莲花山……
初秋正值各类桃子轮番上市的时节,有“桃都”美誉的肥城正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喜爱吃桃的朋友千万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