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看吃
◎荐读
挛秋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挛秋

董先思,山东省宁阳县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泰安市作协会员。作品《麦香飞扬》获山东省职工散文二等奖、《娘纳的千层底》获泰安春秋笔会优秀奖、《改革亲历记》入选山东省政协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汇编。
 

□董先思

挛秋是鲁西南乡村一项有趣儿的农活儿,秋天庄稼收获后,捡拾遗漏在田地里的农作物果实,补贴家庭生活需求。

“放坡后”(即允许自由挛秋),人们不约而同地汇聚田间地头,有姊妹、兄弟、夫妻,邻里百舍、乡里乡亲,有同生产小队的、同生产大队的,相邻生产大队的也会不期而遇。他们相互之间有说有笑、打打闹闹、评头论足,若遇亲戚、同学或战友还要格外寒暄几句。不过人们手中的活儿不停,忙碌有序,既享受过程又有收获。

玉米收获后,人们把削倒的五六垄玉米秆,头尾一致平铺在地里,整齐划一,像栈桥、像绿地带着清香味,白色的玉米皮似绽放的花朵点缀其中。玉米叶、秸秆从绿色到青色再到枯黄色。挛玉米时,人们踩在玉米秸的中间碎步向前慢慢移动,感觉脚踩到圆圆的硬物时,就弯腰扒开看看,那圆圆的硬物多数是玉米。人们靠观察将地里落下的、玉米秸上没有剥下的玉米都拾起来装进背筐。被发现的玉米中有大个儿的,更多是小一些的,还有被碾坏的。由于玉米秆根部削开的斜茬是很锋利的,刮破手脚的事情时常发生。人们把挛回来的玉米摆放在自家院子里,便有了金黄色的喜悦。

挛地瓜是个力气活。人们主要用镢和锨翻地,把土翻过来查看有没有遗留的地瓜。集体收获时往往采用“三镢法”,即“左一镢、右一镢、中间一镢端老窝”。人们赶工收获很匆忙,粗枝大叶干活儿就会有遗漏。挛地瓜的巧方法是翻垄背、刨沟缝和捋根茎。垄背土壤松软,人们费力少还容易翻到地瓜。刨沟缝时,要仔细观察地瓜沟里有没有隆起的部分和裂缝,凡是下面有埋藏的地瓜,沟里表层土就有变化,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捋根茎的方法也不错。地瓜是块根植物,有时根茎会比较长,要顺着根挖,小心翼翼地“顺藤摸瓜”,多数时候能挛到大的地瓜。不论用镢还是锨,手一定要握牢,不能滑动,不然时间稍长,就会磨出泡来,生疼生疼的。

挛花生是最惬意的农活了。花生收获时,是连株带墩一起刨起,大部分花生会随之带出,散落在地表。但总有一部分花生会被遗漏在土壤中。落下的花生多数是熟透落扦的,比较老成,粒粒饱满。地表面捡到的花生比较干,吃起来有香酥感。秋天,总会时不时来一场缠绵的小雨,秋雨冲刷后,人们能直接捡到裸露在地表的花生。挛土里面的花生需要弓着腰、薄翻土、用力抛、匀散开,这样土包裹着的花生才能暴露出来,花生壳上沾着土需要仔细辨认,遇到大点的土块还要打碎,以免遗漏。翻扬土时特别注意规避风向,防止扬起细土迷了眼睛。把挛回来的花生洗干净煮熟,或者剥皮晒干炒着吃,可解馋了。

挛秋,“粒粒皆辛苦”,充满收获的愉快,童年那美好的乡村记忆至今仍历历在目。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