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天下泰山 上一版3  4下一版
“岱北·福全里”夜市点亮城市夜生活
乡村振兴领头雁 一心为民谋福祉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7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前镇大北岭村党支部书记王折坤:
乡村振兴领头雁 一心为民谋福祉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宋凯 通讯员 臧丽娜

乡村的发展、村民的致富离不开一心为民办实事、为民谋福祉的好书记。现任黄前镇大北岭村党支部书记王折坤,自任职以来,紧紧围绕黄前镇工作大局,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用心、用力、用情书写履职为民答卷,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

为民办实事

当好乡村振兴“领头人”

“推进乡村振兴立标杆,这是我们的目标。”王折坤说。他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行动优势,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集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动力。

王折坤积极实施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通过第一书记联系市委党校、景区党校教师,对村干部进行分类、分层培训,以思想观念转变、素质能力提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领村“两委”成员先后到村外实地考察,建成一支政治坚定有理想、发展经济有本领、处事公道有威信、遇到困难有办法、带农致富有热心的村级领导班子。王折坤积极发展本村青年党员,联系返乡大学生、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参与村民委员会选举,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强化党组织后备力量。

在紧抓干部素质的同时,王折坤不忘提升农民专业技能,他邀请泰安市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省果科所专家来村指导,为农民传授实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王折坤引领党员、群众分析本村优势,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依法流转农户承包土地,建造了规模经营、连片开发的大棚,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收入。

在乡村,平安建设关乎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加强农村治理,王折坤坚持网格化管理,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员。同时,他充分调动党员、村小组组长积极性,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安全生产检查,重点防范自然灾害,推进农村治理。去年,冰雹和持续强降雨等自然灾害较多,黄前镇水位突然上涨,王折坤第一时间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村小组组长对河道、水库、地质灾害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地质灾害预防;深入群众家中,做好安全防范宣传和群众转移等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筑牢地质灾害“生命防线”。

为民谋福祉

当好服务群众“热心人”

“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王折坤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群众的诺言。临近中午,黄前镇大北岭村村委会就热闹了起来,幸福食堂的志愿者忙着洗菜做饭,村里的老人们早早来到餐厅,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唠着邻里家常等待就餐。11时30分,幸福食堂准时开饭,30多位老人围坐在餐桌边,他们的餐盘里有卤鸡腿、五花肉炖冬瓜、馒头、绿豆汤和香蕉,王折坤带领村“两委”成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围着老人忙碌着,帮助老人端菜、盛汤。老人吃着热腾腾的午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王折坤介绍:“我们村现有70岁以上老人144位,他们的子女多在外打工,一整天不回来,老人们经常拿热水烫烫早饭,有的老人一天只能吃早晚两顿饭。如何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就餐和孤独问题,成了我心里一直挂念的大事。我与市派第一书记牵头,带领村‘两委’成员将想法落地落实,老人们终于吃上了舒心饭。”

村里留守老人多,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王折坤立志将大北岭村打造成为农村养老的“幸福港湾”,让村里的老年人度过幸福晚年。通过各方协调,王折坤带着村“两委”成员披星戴月,高效建成了村文化广场。小小的文化广场,成了村民的精神舞台。每当傍晚来临,老人们有的在树下乘凉唠家常,有的在石桌上下棋打牌,有的在步行道上散步锻炼,有的欣赏广场舞的精彩表演……

村民对王折坤的评价非常高,在他们心里,王折坤把关乎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都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村容村貌、移风易俗、基础民生不断改善,大北岭村更加宜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恪尽职守,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群众的庄严承诺,继续为村民领好头、办好事,不辜负大家的托付。”王折坤说。

泰山景区黄前镇大北岭村老年“幸福食堂”开业典礼。 通讯员供图

王折坤参与修建文化广场。 通讯员供图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