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实现人生至乐与至要的完美融合,莫过于让阅读走进每个家庭。阅读可以完善家风建设,让浩瀚无边的书籍典故丰润每一个家庭,提升每个个体的品性修养,激励家庭成员在各个方向全面发展,锻造良好的家教家风。“家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代接一代人注重家教传承下来的。”打开《阅读与家风》一书,映入眼帘的这句话无疑成了我对此书的第一印象。好的书籍承载着文化沉淀的言辞话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启发和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我的家庭书香浓郁,丈夫大学读的是师范类中文专业,毕业后虽然没有从事教育教学,但较长时间在单位做文字工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晚饭后,只要在家里,他都会泡上一杯清茶,在淡淡的茶香中静静地坐在写字台前,阅读他喜欢的书籍,一坐就到深夜,这几乎成了他每晚的必修课。这一习惯,既源于他的职业,更是受他的家庭尤其是已故奶奶的影响。奶奶娘家是济宁府的书香世家,奶奶从小阅读大量的书籍,比如《诗经》《论语》《左传》《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颜氏家训》《传习录》等等。在我丈夫的记忆里,儿时,奶奶经常给他讲书中的一个个忠孝、侠义、苦读、仁政的历史故事,受奶奶的影响,我丈夫爱上读书,并且从奶奶讲述的故事和阅读的书籍中,懂得了做一个怎样的人。我的公公是一位中等学校的数学教师,但他同样对读书充满兴趣,闲暇时光也会静下心来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每当看完一本欣赏的书籍,总会分享给我丈夫。有时我丈夫想起来也满是感慨,正是奶奶和爸爸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让他把阅读变为喜好,这样的熏陶对于他的性格养成及人品的修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使书香门第、耕读传家的家风得到进一步的传承。
结婚后,受丈夫家庭良好家风的影响,我及后来有的儿子也喜欢上了阅读,尤其是儿子对书籍的迷恋与丈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是骨子里认定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也许是潜意识里继承了热衷阅读的优良家风,在儿子七八个月的时候,我便为他购买了图画书,书上没有文字,全部是鲜艳的图片,儿子当时兴奋得不得了。儿子一岁的时候,开始看图画书。每晚的睡前故事讲述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开始独立阅读,从儿童文学、自然科学、天文地理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阅读为他打开了一片天空。儿子大学毕业到山东广电传媒公司工作,大部分工资被用来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书籍,现在,儿子的书橱里放着满满的各类书籍,他自己喜欢的事业,也干得风生水起。
曾国藩“读书只为进德修业”的家书,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无不彰显着读书对于家风和家庭成员的影响。在传统的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希望阅读成为每个人的习惯,让好的家风伴随每个人健康成长。
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 万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