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孙文志)7月12日,泰山东麓遭遇特大短时强降雨,形成严重山洪灾害,泰山景区大津口乡、黄前镇、下港镇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下港镇受灾最为严重。风雨就是集结号,灾情就是动员令,我市迅速启动灾后重建各项工作。12日至28日,记者三次来到下港镇,对重建工作进行跟踪报道。
受“7·12”特大暴雨影响,S237茅茨舍段、茅茨舍大桥损毁,车辆无法通行。7月28日上午,在S237茅茨舍段施工现场,工人们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正在进行毛石、混凝土填平浇灌作业,挡土墙已经修建完毕,施工进入全力冲刺阶段。“挡土墙完工后,我们就进行道路填充硬化,一层石头一层混凝土,预计再有10天就能通车。”现场项目部经理李满生告诉记者。这是记者第二次见到李满生,上次见他是10天前。如今,他的手臂被晒得更黑了。“在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前提下,最近这段时间大家一直加班加点干,有时抢工期干到第二天凌晨。”李满生说。
采访中,记者得知李满生家就在下港镇西祥沟村,距离施工现场不到8公里,然而从7月15日进场以来,李满生没有回过一次家。“老李白天盯现场,晚上住在这里‘看家’,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老李在家门口半月不回坚守岗位。”面对工友的称赞,李满生边挠头边转移话题:“工期确实很急,这又是条省道,必须全力以赴修好它。”
2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茅茨舍大桥新修工程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施工便道已经打通。“我们7月20日接到施工任务,21日设计完图纸,22日进场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张韬向记者介绍,目前,桥基开挖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钢筋结构搭建,待搭建好后进行浇筑。据悉,茅茨舍大桥是茅茨舍村村民、机动车出行必经之路,晨光小学也位于村中。“新修大桥全长72米,工程正常工期在5个月左右,现在我们加班加点干,将时间压缩到1个多月,务必要在开学前完工,方便学生和村民出行。”张韬介绍。
一路向北,从S237进入X070,记者再次来到了转山头桥(芝麻峪子桥),目前,宽6米的行车便桥已经正常通行。记者了解到,目前转山头桥正桥已经完成规划设计,计划新建宽8米的柱墩式预制板桥一座,防洪抗灾能力将大大提升,目前施工单位已完成现场勘察,拟于近期施工。
◎新闻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