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3日讯(通讯员 陈寅初)今年以来,宁阳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为核心,从硬件升级、体系构建、精准检测等多方面发力,持续筑牢全县食品安全屏障。
今年,中心引进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高端设备,这些设备可精准捕捉食品中微量的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及非法添加物,解决以往复杂样品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目前,实验室检测范围已覆盖61个产品大类、673项参数,新增农残、微生物等特色指标60项,服务县域80%以上农产品。
先进设备需配套科学体系才能更好发挥效能。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参与省级能力验证,22项农残检测结果均为“满意”;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并制定56项设备操作规程,确保人员、技术与设备相匹配;修订《质量手册》,制定48项《程序文件》,规范人员管理、实验室环境等环节,实现检测全程可追溯。中心通过社区走访、线上问卷等方式,累计解决群众检测求助30次、咨询15次,让技术服务更贴近民生。
中心针对小麦粉等35种日常主食,重点检测污染物与非法添加物,守牢基础安全线;围绕蔬菜、水果,专项检测70种农药残留和12种重金属,化解消费者“农残焦虑”;面对预制菜、“网红零食”等新兴消费品类,严格核查食品添加剂合规性与微生物指标,对接消费新需求。
接下来,中心将推动新设备尽快通过资质认定并投用,结合县域产业发展状况与群众消费习惯调整检测计划,深化食品安全科普工作。中心还将定期举办“实验室开放日”,让公众直观了解检测流程;围绕农残清洗、食品标签解读等热点,创作并发布科普文章、短视频;结合检测数据发布消费提示,澄清“无添加即健康”等误区,助力公众科学消费。
如今,宁阳县正以检验检测为抓手,持续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