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守护餐桌安全 护航产业发展
泰安地理标志产品亮相服务消费季展会
我市新增2个省级专利产业化项目
及时处理倒伏行道树 消除安全隐患
为正式入户登记筑牢坚实基础
协商聚合力 商圈展新颜
搭建年轻干部成长展示平台
推动全市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5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做好动物检疫工作
守护餐桌安全 护航产业发展

 

□通讯员 孔德民

在超市挑选鲜肉时,在餐桌享用鸡蛋时……动物检疫这一无形的“安全网”始终守护在群众身边,紧密关联着每个人的健康。

筑牢源头防线

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

“买肉最关心安不安全”是许多消费者的心声。为回应这份关切,官方兽医杨磊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屠宰场,每一头待宰生猪都要经过他“望、闻、问、切”式的严格体检。

每当运猪车抵达,杨磊都要开展严格的入场检疫,仔细核对动物检疫证明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确认无异常后,方予登记入场。随后,他监督屠宰企业对进场生猪进行非洲猪瘟采样检测,防范疫情风险。工作期间,他每两小时开展一次巡栏,密切观察存栏生猪状况。在一次巡栏中,他发现数头生猪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便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经检测排除重大疫病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坚决将隐患拦截在屠宰环节之前。生猪屠宰前,他还需随机采集生猪尿液,进行“瘦肉精”现场快速检测,确认生猪健康无碍后方准予屠宰,并规范填写验收记录。

同步检疫环节更为细致。从头蹄部、下颌淋巴结,到心、肝、肺脏器,再到全身胴体,杨磊进行逐项检查,不放过任何异常。全部合格后,他亲手在胴体上加盖蓝色兽医验讫印章。随后,品检合格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依次落实。只有具备“两章两证”的白条肉,才能合法出厂,安全流入市场。

正是这样严谨、连续的检疫流程,筑起了从屠宰场到餐桌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稳定产业根基

守护农户“钱袋子”

动物检疫不仅是安全“守护网”,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官方兽医李雷常年奔波于各个养殖场,开展疫病监测,提供技术指导。去年冬天,他像往常一样到蛋鸡养殖场开展例行检疫。在巡查过程中,他发现部分蛋鸡出现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的异常情况。他立即要求对异常鸡群进行隔离,并第一时间联系畜牧兽医中心实验室,很快将病料样品送至检测中心。

在等待检测结果的时间里,李雷守在养殖场,一边指导养殖户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加强温湿度管理,一边密切关注其他鸡群的状态。养殖户张大勇说:“李技术员陪着我们熬夜值守,随时观察鸡群变化,比我们自己还上心。”

当检测结果排除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后,李雷这才松了一口气,确认只是因天气突变引起的普通呼吸道感染。他立即指导养殖户使用针对性药物对鸡群进行治疗,并帮助调整饲养管理方案。一周后,鸡群完全恢复正常。“我们守护的是千家万户的生计,每一次检疫都关系着养殖户的切身利益。”李雷深有感触地说。

多年来,肥城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始终秉持“预防为主、服务为本”的理念,不仅建立了覆盖肥城全市的疫病监测网络,还常态化组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防疫流程。

每次开展技术培训,李雷和同事们总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养殖户讲解疫病防控知识。在常态化开展的“入户指导”活动中,他们手把手地指导养殖户完善防疫档案、规范用药记录。通过这些扎实细致的工作,肥城市规模养殖场的防疫合格率连续3年保持在80%以上,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

“中心的服务真是雪中送炭,去年,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养殖场引进了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蛋鸡的产蛋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每年能多增收6万多元。”一位养殖户说。这正是肥城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民服务、护航产业”宗旨的生动体现,中心通过严格检疫筑牢安全防线,依托科技服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让动物检疫工作真正成为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