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瑜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老旧小区如何实现治理升级、焕发新生?泉沟镇盛泉社区交出了一份温暖而有力的答卷。自2020年11月由原新矿集团盛泉矿业职工家属区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以来,盛泉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创新推出“五心”工作法,以“热心、专心、细心、公心、责任心”为抓手,推动社区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温情服务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老旧小区的新挑战
矛盾交织、治理复杂
作为典型的老旧矿区家属院,盛泉社区建筑老化、设施陈旧,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40%,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居多,中青年群体普遍外出务工,社区居民家庭照护压力大、服务需求集中。
此外,社区虽已完成“三供一业”改造,但仍有遗留问题。面对多元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社会治理难题,社区传统的单向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
创新破局
“五心”工作法激活治理新动能
为破解治理难题,盛泉社区“两委”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总结提炼出“五心”工作法,并将其融入日常管理与服务全过程,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从单一管理到协同共治的深刻转变。
以“热心”倾听民声,架起党群连心桥。社区始终秉持“群众事无小事”的理念,通过落实“五个必清”机制,即社区整体情况必清、职责义务必清、重点帮扶对象必清、入户走访情况必清、居民关注热点必清,确保底数明、情况准、响应快。同时,社区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作用,对居民在微信群等渠道反映的问题做到“逢问必答、能办即办、暂难解决则解释到位”,用真情换信任,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专心”提升能力,打造专业服务队伍。社区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赴先进社区参观学习,借鉴优秀治理经验,结合本社区实际进行融合创新;加强法律法规、民俗文化、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营造“专心即专业”的浓厚氛围,让社区工作者成为居民信赖的“政策通”“活地图”“贴心人”。
以“细心”贴近群众,精准对接民生需求。社区推行“五个必访”制度,即困难群众必访、独居老人必访、流动人口必访、失业人员必访、帮扶对象必访,通过常态化走访,细致掌握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和潜在风险,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
以“公心”化解矛盾,赢得群众信任。在处理邻里纠纷、物业争议、资源分配等问题时,社区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无论大事小情,都以制度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以情感为纽带,用“公心”换取民心,赢得了广大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以“责任心”扛起使命,筑牢基层战斗堡垒。社区建立“五个必到”响应机制,即突发情况必到、邻里纠纷必到、居民思想波动必到、困难病重家庭必到、志愿服务活动必到。全体工作人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楼片长、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物业公司多方联动,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形成了强大的治理合力。
成果显现
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逐步形成
近年来,盛泉社区连续两年被泉沟镇党委授予“干事创业好支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五心”工作法的深入实施,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也促使社区实现了3个转变:社区干部从“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居民群众从“接受服务”转变为“参与服务”,社区生态从“各自为政”迈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如今的盛泉社区,邻里互助蔚然成风,志愿服务热情高涨,居民有困难找社区、有建议提意见、有快乐共分享,形成了“居民有所需,社区有所应;居民有所难,社区有所帮;居民有所急,邻里有所助”的良好氛围。
盛泉社区将继续深化“五心”工作法内涵,拓展服务外延,努力建设更加宜居、宜业、宜养、宜乐的幸福家园,为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盛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