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0日讯(记者 刘英迪 通讯员 许元陆)为加强全市职业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断专业技术水平,连日来,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承办的全市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检查医师培训班开班。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系统覆盖相关法律法规、诊断标准与实践技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10月16日,线下培训正式启动。来自全市各医疗机构的100余名从事或拟从事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专业人员参加了培训。开班仪式上,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主要负责人在致辞中对参训学员表示欢迎;市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科负责人就职业病医师管理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作了具体讲解。
 线下培训课程邀请全省职业健康领域权威专家现场授课,内容涵盖《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解读、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诊断、肺功能操作检查与质量控制、职业健康听力检查、重金属中毒诊断及新增职业病“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解析等模块。专家通过理论讲解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传授专业知识,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获得学员一致好评。
 线上培训部分于10月1日至31日持续开展,课程按职业病类别细分为多个专项模块,涵盖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等内容,构建了全面、连贯的职业病知识体系。
 此次培训全面涵盖了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标准、职业健康监护要点、诊断标准解读、典型案例分析及实操技能等核心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参训医师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推进泰安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