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0日讯(通讯员 辛欣)近日,随着“鲁泰安货0256”在江苏盐城完成拆解,我市本年度老旧货船现场拆解任务全面收官,全年累计拆解老旧货船25艘。
 为确保拆解工作安全、稳定、有序推进,市、县两级交通运输部门强化协同、提前部署、主动服务,从政策宣传、沟通协调、现场监管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全面保障拆解工作顺利实施。
 广泛宣传,确保政策应知尽知。部门制作“一图读懂”宣传彩页,清晰解读补贴范围、标准、申报流程及监管要求,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结合“政策下基层、进企业”等活动开展专题宣讲,利用门户网站、公众号发布政策信息,并组织现场答疑,确保辖区内水运企业全面了解政策、准确掌握要点。
 严格审核,实现申请高效畅通。企业提交的《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申请表》《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检验证书》等材料,由县、市两级交通、发改部门逐级把关、细致审核。部门精准核查船舶船龄,严把申报条件,确保材料齐全、船龄合规。最终,所有申报船舶均一次性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审核,通过率达100%。
 畅通沟通,及时破解企业难题。部门通过座谈、调研、书面协商及政企沟通会等多种形式,主动收集企业在拆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搭建高效沟通平台;积极协调市县交通、行政审批等部门,妥善解决船厂选择、注销流程、现场监督等实际问题,为企业顺利拆解扫清障碍。
 强化监管,严格现场核验流程。部门严格执行拆解现场监管要求,逐一核验船舶身份识别号、主机铭牌、船舶证书等关键信息,确保“船证一致”,从源头防范违规行为;全程拍照、录像,记录拆解过程,实现环节可追溯、过程全留痕,保障拆解工作依法合规。
 优化流程,提升审批服务效能。部门提前对接行政审批部门,将船舶所有权和国籍注销等事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整合环节、简化流程,减少企业跑办次数;对船龄临近节点的船舶,采取“现场监督+业务办理”双轨并行模式,助力企业在船龄临界前完成拆解与注销,成功争取高标准补贴,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注重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部门充分尊重企业自主选择权,结合企业需求与船舶实际,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船舶集中拆解,减少企业往返奔波,节约时间与人力成本。部门工作人员在外执行监督与协调任务期间廉洁自律,严守工作纪律,主动接受企业监督。整个工作过程未发生任何投诉及上访事件,企业满意度达100%,政企协作氛围良好。
 市、县两级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加强联动,加快推进老旧营运船舶报废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助力我市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