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毕凤玲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也在逐步搭建……科技创新,一直是泰安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科技大市场是连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重要桥梁,我市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于2024年6月创建了泰山科技大市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更充分发挥泰山科技大市场的功能作用,提升我市综合创新能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20日下午,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科技创新型企业代表围绕“充分发挥泰山科技大市场功能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议题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协商议政、建言献策。
 为力促此次专题协商座谈会建言更具“含金量”,市政协自今年下半年起成立调研组,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开展集中调研和实地考察,向省内外市发函,了解有关经验做法,发放《调查问卷》,并召开9次座谈会,全面了解泰山科技大市场在功能建设、运作模式、服务成效等方面的情况,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
 经过前期深入调研,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协商重点各抒己见、踊跃建言,传递着基层期盼,真知灼见声声入耳。
 会上,市政协委员、山东康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树林结合调研实际,建议全面系统征集、梳理驻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科技型企业等创新资源,根据泰安产业布局有针对性地征集泰安域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创新资源,按照泰安产业尤其是优势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设置系列细分领域板块,全面标识其“技术领域”、“成熟度”、应用场景、合作方式等详细信息,建立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库、人才资源库等创新资源数据库。
 “当前,泰山科技大市场企业需求库还存在需求库信息少、采集不全面和不精准、需求分类标准不统一,与创新资源匹配不顺畅等问题。”会上,市政协委员、山东爱客多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华建议,需求库建设以“服务产业升级、引导创新方向、激活市场活力”为核心定位,使其成为连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的“需求枢纽”,多维立体采集,力求信息的全面性。
 市政协常委、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农工党市委会副主委刘志超表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不畅,严重制约了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他建议,打造功能强大的“技术交易线上专区”,提供成果展示、需求发布、在线沟通、电子签约、过程留痕等一站式服务,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对接。
 “高质量建设泰山科技大市场人才库”“优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功能,提升企业需求库智能化应用水平”“构建智能化搜索引擎,赋能泰山科技大市场精准对接”……在热烈的气氛中,委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把脉问诊”,对“充分发挥泰山科技大市场功能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精准靶向献计。
 回应认真具体,民主协商氛围浓厚。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相关负责同志与委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互动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采纳委员意见建议,并结合政策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协商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是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专题协商会。”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副市长王立军表示,市政府将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大对泰山科技大市场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各类科技成果发布会、技术对接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展示科技大市场的功能和成果,吸引更多的企业、科研机构和人才关注和参与。同时,以泰山科技大市场为纽带,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
 市政协主席武林中强调,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优势,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要广泛联系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让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形成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要跟进成果转化利用,推动协商成果在泰山科技大市场建设中充分释放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