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在白事简办方面,“新风管家”以“5个1”服务为群众减轻负担。“过去,一场丧事往往持续多日,流水席、烦琐仪式和墓穴等费用,让事主家庭在承受悲痛的同时,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孙甲勇说,如今,“新风管家”服务让这一情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一条龙”代办让事主省心省力,“一流程”简办将治丧时间压缩至1至3天,“一处墓”安葬大力推广节地生态的公益性公墓,“一碗菜”就餐用成本约10元的简餐取代铺张的流水席,“一束花”祭扫倡导绿色低碳的追思方式。这一系列组合拳使群众治丧平均花费大幅降至3000余元,切实为百姓“减了负”“松了绑”。
体系之力
从单点发力到全域联动的
新格局
如今,“新风管家”已经成为肥城市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力量,之所以能产生广泛影响,得益于其背后精心构建的三级联动体系。据悉,这套体系将分散的治理资源整合成有机整体,实现了移风易俗工作的系统性提升。
在顶层设计层面,肥城市打破部门壁垒,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民政、团委、妇联、商务、市场监管、社工等23个部门组建移风易俗工作协调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文件传达,他们建立了一套包含政策制定、行业监管、资源调配、督导评估的完整工作链条,为“新风管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在服务落地环节,“新风管家”依托覆盖肥城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群众可以就近向所在村(社区)的实践站报备红白事需求。“新风管家”精准对接专业资源,提供“一站式”的“群众点单、管家派单、团队接单、群众评单”闭环式服务。
在社会协同方面,肥城市组建了“新风管家诚信联盟”,广泛吸纳市内信誉良好的婚庆公司、婚介机构、餐饮酒店、殡仪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加入。联盟成员签署《诚信承诺书》,共同推广新式婚礼、公益相亲、文明餐饮、绿色殡葬等服务,构建起“文明引领、行业联动、诚信自律”的服务体系。这一创新举措让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同时成为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形成了市场发展与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向新之魂
从外在规范到内在认同的
深度转化
移风易俗最难的是深入人心、持久传承。肥城市“新风管家”取得的显著成效,其核心要素在于它不仅仅是制度和服务的创新,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实践。
在文化传播方式上,一批紧扣移风易俗主题的小戏小剧被创作出来,用艺术的语言讲述着新时代的文明故事。目前,肥城市已创编《新风管家来敲门》《不要彩礼》等小戏小剧60余部,开展巡演68场次,覆盖群众达8万余人次,让文明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悄然入脑入心。
在活动载体创新上,肥城市将文明倡导与日常生活巧妙融合,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活动。12家社会组织,常态化地走进全市48个重点乡村大集。活动现场,移风易俗不再是简单的政策宣讲,而是一个立体化的文明传播场景:书法志愿者挥毫泼墨,书写倡导新风的作品赠予群众;有奖知识问答,让群众在互动中加深对移风易俗的理解;义诊、理发等暖心惠民服务,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方式让新风尚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在传统节日的传承上,肥城市把握节庆契机,为传统节日注入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涵。从春节的文明倡议到七夕的婚恋引导,从重阳的孝道弘扬到清明的绿色追思,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新风管家”凝聚了移风易俗合力,引领了文明节俭风尚,奏响了社会治理协奏曲,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路径,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肥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