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我市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布置400余台“泰好办”自助查询设备,不动产登记信息便捷查询设备覆盖全市,市民可就近选择登记服务大厅,享受到“家门口”的查询服务;针对不同查询需求,打造法院在线查控、律师在线查询、破产管理人线上核查等特色功能,可“键对键”“不见面”查询所涉及的不动产登记信息,为财产保全、抵押质押解除、企业注销登记等工作提供便利,累计办理线上查询12.8万次。
改革拓维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不动产登记既是民生工程,更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我市立足自然资源管理实际,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向纵深发展,在服务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便民利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推动农村改革破题。我市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汇交农村房地一体登记数据98.92万宗,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1.68万宗,颁发农村房地一体证书约99万本,全面实现农村房地一体“应登尽登”,不动产权证书“应发尽发”目标,有效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自然资源确权。我市完成莲花山、蟠龙山、茂公山长石矿区等多个重要生态区、保护地的确权登记工作,对40条总长618.85公里的河流水域自然资源完成地籍调查与数据库建设。2024年,泮汶河完成线上登簿,成为我市首条获得自然资源“户口簿”的市级河流,确权登记单元面积572.90公顷。我市通过设立林权登记绿色通道,助力林农抵押贷款扩产增收,探索出“生态保护—资源确权—价值变现”的绿色发展路线。
在服务效能提升方面,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积极推动队伍建设,打造“泰效率·心服务”党建服务品牌,年均开展登记服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70余次;持续深化便民利民窗口建设,不动产登记“六不准”、窗口巡查等工作制度全面落实。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我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群众期盼紧密相连,在服务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双轨上,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十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市自然能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行动,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擦亮服务民生底色,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