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晓艺
近年来,肥城市供销社围绕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通过畅通销售渠道、提升产品价值、强化产销对接等举措,探索构建高效便捷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搭建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该社成立肥城市供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80万元对孙伯供销社原有农副产品加工厂进行改造,打造标准化预包装生产车间,统筹开展食用农产品预包装生产、品牌运营、线上线下销售等业务,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成立肥城市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项负责肥城桃线上运营,今年已线上销售超1万箱,销售额5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
建设展销中心,强化线下产销对接。该社在社属企业肥城泰西商场内打造供销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集中展示、宣传和销售供销社及肥城本地的优质农产品,目前已上新六大类特色产品,有效提升了肥城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00余万元。展销中心不仅成为供销社服务城乡居民、促进农产品上行的重要窗口,更通过与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的合作,逐步构建起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深化加工与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该社着力推动农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变。该社注册专属品牌,打造“肥供优选”区域公共品牌,覆盖孙伯小米、孔庄粉皮等特色农产品,统一设计包装,规范质量标准,强化品牌辨识度;针对核心单品,注册“肥果之冠”专项商标,聚焦肥城桃进行高端化打造,通过全程品质把控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探索与传统食品企业的合作,例如与泰安未来食品有限公司共建传统酿造工艺传承基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依托“村社共建”,夯实农产品供应链基础。该社将流通网络建设向下延伸,与村“两委”深度合作,通过“村社共建”模式夯实农产品供应链“最初一公里”。例如,仪阳供销社与刘台村共建惠农肥桃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不仅保证了优质桃源的稳定供应,还通过“土地入股+桃树入股”模式实现农户年均增收1800元,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
肥城市供销社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体系,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扩大供销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覆盖面,让更多本地优质农产品更快、更好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