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凯 通讯员 辛菁华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崇德向善是文明城市的底色,赋予城市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肥城,这座浸润历史文脉的千年古城,正以创新思维、务实举措、融合理念,让崇德向善融入城市血脉,书写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答卷。
制度引领,让精神文明建设蹄疾步稳。肥城以系统思维一体推进文明城市与卫生城市创建,实现常态长效管理;同时,充分发挥社区主体作用,打通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组织和党员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把抽象的文明理念转化为群众“家门口”的暖心实事。更可贵的是,“肥城红”志愿服务品牌以星火之势汇聚燎原之力,24.5万名注册志愿者、年均2万余场“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织就了全民参与的文明经纬,绽放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绚丽之花。
以民为本,给精神文明建设标定刻度。文明创建的“成色”,必须由群众的幸福指数来检验。近年来,肥城民生支出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今年新铺开的143个老旧小区改造,其意义远超数字本身,是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升级”;20处新改建口袋公园和71个网格驿站,撑起“10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温暖半径。这里,既有“红色合伙”美德信用品牌汇聚爱心力量,又有“桃都善治”“数字化城管”等平台提高治理水平。这里,年均180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城市文明——从“欧阳中石杯”青少年书法展,到“百姓大舞台 有才你就来”全民才艺选拔赛,再到泰安文旅高质量发展大会,每一场活动都在传承文化基因。这里,12个标志性文旅项目相继落成,全国首个“街区+游乐园+剧场”4.0版文旅综合体——梦幻桃花源更是取得开业53天客流破百万、单日最高接待8.1万人次的亮眼成绩,成为展现肥城文明魅力的新地标。
融合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赋能增效。在探索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肥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打造城乡文明融合发展新范式。21年春风化雨,21载文明传承,“鲜花送文明”品牌活动已成为肥城最温暖的文明印记。1180名文明之星、14位中国好人和2位全国道德模范从这里走出,用凡人善举标注这座城市的道德高度。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累计接待群众250万人次,“肥乐宣”“肥悦读”全民阅读品牌与“1+N+3”社区文化书院模式构建起立体化宣教网络,成为群众身边“永不落幕”的精神家园。移风易俗的“新风管家”让文明乡风浸润千家万户,“一块田”强村富民、“一顿饭”养老托幼、“一壶茶”矛盾调解等特色实践,更是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诠释了新时代乡风文明,成为全国推广的鲜活样板。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如今,一个主流价值更加坚定、道德旗帜更加鲜明、社会风气更加清朗、精神面貌更加昂扬的肥城,已然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面向未来,肥城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城市文明”建设转变,让文明新风在桃都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