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水利局选送作品在首届“齐鲁水清”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中获奖
提供土地要素支撑 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促进生猪屠宰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营造关爱肢残群体浓厚氛围
让家长成为青少年健康的守护者
筑牢卫生整治“责任网”
“芜湖辣椒”定植火热进行
携手前行共塑发展新格局
技能比武 砺精兵
在时光褶皱里触摸历史的温度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8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时光褶皱里触摸历史的温度

 

□袁广

七月的尾巴上,暑气仍在树梢流连,一纸调令化作引路的风,我循着蝉鸣的余韵,走进了肥城中部那片叫安临站的土地。青石板路泛着白光,缝隙里钻出的狗尾草却绿得发亮,仿佛蘸满颜料的毛笔,在暑气中续写着这座小镇的故事。时光在此折叠,既有遂国故城的沧桑墨痕,又有蝉鸣的鲜活光泽,每一寸土地都在低语着往昔与今日的交响。

安临站镇的历史厚重如古老的典籍。镇名历经安宁镇、清泉驿、驿城等更迭,串联起岁月的风云变幻。这里古为遂国故城,是舜之后裔妫姓的居所,公元前681年被齐国所灭后,历经变迁,至清末设行政机构,再经多次区域调整,终成如今的模样。漫步镇中,不经意间的一块石板、一面老墙,或许都承载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记忆,让人对这片土地油然而生敬意。

红色文化是安临站镇不朽的精神丰碑。这里是著名的陆房突围战发生地,烽火虽远,印记却深深烙印在每一处角落。东陆房村北凤凰山脚下的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四周万木葱茏,六大展区以传统展陈结合声光电技术,将人带回1939年那个惊心动魄的五月。展柜玻璃下,那个血色黄昏留下的弹孔仍在静静诉说。走出纪念馆,纪念碑广场庄严肃穆,无名烈士纪念广场安葬着178位英烈,英烈墙像一柄未出鞘的剑,沉默地指向天空。西陆房村的红色记忆馆里,抗战时期的武器、生活用品静静陈列;大董庄村的泰西军分区旧址,图文与场景复原再现了军分区从成立到抗战的历程,皆是这片土地上永不褪色的红色勋章。

自然风光为安临站镇铺就了一幅清新山水画卷。望鲁山巍峨耸立,植被繁茂,四季皆景;山脚下望鲁湖澄净如练,把层峦云姿悄然拥入心扉。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间倒映着绿树繁花,偶有鱼儿跃出水面,漾起圈圈涟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圣井峪古村落,更给这片风光添了抹古朴韵味。百余座明清石屋错落分布,石雕栩栩如生,每一块石头、每一条小巷都在诉说着时光故事。住进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推门见山,开窗闻鸟鸣,夜伴星光入眠,晨被山风唤醒,尽得自然之趣。饥时,“井峪人家”农家院的散养土鸡、香酥湖鱼、野菜窝头,皆是纯粹的乡村味道。

这个盛夏,我遇见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交融。这里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又有山水田园的清新。那些刻在石墙上的岁月,流淌在井水里的时光,都在诉说:这片土地的分量,不在于有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往事,而在于它将所有过往都酿成了滋养当下的养分。

当月光照亮七星泉,我豁然开朗:所谓“诗与远方”,不过是把心安放在有故事的地方,让盛夏的蝉鸣与历史的松涛,在血脉里奏响永恒的交响。而这座小镇的更多美好,仍待探寻。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