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开展历史建筑普查 邀您推荐历史文化建筑
质量立院 精管治院 全力创建区域医学中心
2025年度 暑期儿童赋能行动开营
守护青少年 “睛”彩世界
老年学堂点亮“银发人生”
助力青年人才高质量就业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一大二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肖强:
质量立院 精管治院 全力创建区域医学中心

■肖强接受专访。记者 刘英迪 摄
 

□记者 李皓若

主持人:近年来,山一大二附院在服务人民健康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

肖强:我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办院理念,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全面实施“党建引领、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精管治院、文化荣院”战略,聚焦聚力“能力强、服务优、发展好、群众满意”目标,持续深化内涵建设,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国考”跻身全国A级,斩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山东省文明单位等500余项荣誉。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等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我院目前有2600余名在职职工,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649人,构建起雄厚的人才梯队;拥有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平台与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9个省级重点学科(专科)、65个市级重点学科(专科),构建了一个“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优势学科集群,为诊疗质量筑牢了根基。

主持人:作为一家省级医疗机构,医院特别注重“质量立院”,请问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肖强:一是健全制度体系,筑牢质量根基。我院持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与标准化落地,完善覆盖全流程的管理制度和三级质控体系,构建起日常监管、月度讲评、年度测评“三位一体”的闭环管理体系。

二是聚焦核心指标,强化精细管理。我院以科室CMI值、平均住院日、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等关键指标为导向,实施动态化绩效考核;同时,推动医院发展战略与党业融合、业财融合的深度协同,优化DIP、DIG等医保管理考核指标,通过精细化管理激活医院内生发展动力。

三是立足群众需求,做强医疗技术。我院紧跟疾病谱变化,结合“体重管理年”专项工作,以及全院血糖管理、睡眠管理、疼痛管理等特色项目,强化多学科诊疗模式,组建专业MDT团队等,精准对接群众健康需求。每年开展百项创新技术,如肢体矫形重建手术、胸外“无管化”(Tubeless)手术、享誉省内外的血贴治疗等,以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四是打造学习型医院,提升全员素养。我院通过疑难危重病例分享会、质量管理案例宣讲会、应急演练等常态化开展管理提升主题活动,精进管理水平与专业能力;同时,强化全员分层次培训,开设中层干部读书班,选送业务骨干赴海内外顶级医疗机构研修,为考取博士的人员提供全方位支持,着力培育不懈登攀的医院文化。

主持人:近年来,山一大二附院对高效推进就医“一件事”进行了持续探索,请您谈一谈具体举措和取得的经验、成果。

肖强:我院持续推进“智慧一零零”服务品牌建设,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将群众就医的各项关切事,如检查、预约、就诊、住院、缴费等,落实为“就医服务一件事”,实现一码通办、高效就医。我院代表泰安市参加了国务院办公厅和山东省人民政府“高效办成一件事”现场工作会,相关工作经验被列入国家2024年度“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进行全国推广。

一是搭建“一体化”共享平台。我院建设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互联互通一体化信息平台,对上对接国家医保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鲁医互认平台、鲁云影像平台,对下联通区域远程医疗中心、区域医疗影像平台、病床调配中心,实现院内、院外、诊前、诊中、诊后数据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区域共享。依托一体化信息平台,重塑集成式高效服务、管理流程。

二是推行“一码”全流程应用。我院在全省率先改造升级患者主索引系统,优化院内就诊流程和患者服务门户,实现全院级“多(卡)码协同”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捷就医场景应用。患者在医院使用任何身份证件,在所有需要核验身份的业务环节、人工窗口、自助设备等均可实现就医全流程“一码通用”。

三是拓展“N个就医场景”高效服务。我院从“一码急救”“一码预约”到“一码住院”“一码结算”,打造了“1+1+N”服务新模式,让群众就医更加高效便捷。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医院在卓越医学中心建设方面的情况。

肖强:为百姓提供优质、高效、方便、价廉的卓越医疗健康服务,是我们努力的目标。2020年以来,我们提出了“学科登攀”计划,成立“山一大知名专家泰安工作室”,包括于金明院士领衔的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与质子治疗联合门诊、陆林院士领衔的全国神经调控与修复知名专家工作室等,聘请全国著名专家,如肢体重建专家秦泗河教授、胸科专家韩宝惠教授、足踝专家张建中教授、神经调控专家张黎教授等,定期来院看诊、手术,打造“大神经”“大骨科”“大急诊”“大影像”“老年病”“感染性疾病”六大专病救治平台,学科综合实力显著跃升。

今年,我们以天外村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为契机,启动“学科十大中心”建设行动,重点打造干细胞及骨髓移植中心(骨髓捐献中心)、睡眠中心、产前诊断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分子医学检测中心等,持续打造“防、筛、诊、治、康、研”六位一体的医防融合学科高地。

当下,我们立足“将人民幸福置于医院规划蓝图中心位置”的总体要求,启动新2号楼卓越医学中心建设,发挥大学直属附院优势,高标准打造科研教学组团、综合诊疗组团、门急诊组团、优势学科中心、医防融合中心,以“三大组团、两大中心”统筹推进医教研全面、协同发展,全力创建区域医学中心,持续为泰安乃至全省群众打造优质、高效、方便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