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泰山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锚定目标再发力 实干担当提质效
丰富群众生活 赋能社区建设
主动靠前监督 构筑防汛屏障
共建有方向 共治有活力 共享有温度
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协商议事聚合力 乡村振兴添动能
营造文明和谐婚俗文化环境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高街道学苑社区探索实施“1+5+N”工作法
共建有方向 共治有活力 共享有温度

 

□通讯员 赵苓

近年来,上高街道学苑社区聚焦居民需求多元化、治理场景复杂化的新形势,创新探索“1+5+N”工作法,以系统化思维破解治理难题,用精细化服务凝聚邻里合力,逐步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民情摸得透,“5个1”畅通民意渠道。“一码”通联居民。学苑社区开发“真心慧办”小程序,畅通“上网交心下网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的便捷服务渠道。“一访”广泛问需。常态化开展“轻按门铃、问情于民”走访活动,收集群众诉求、建议;实行“重点家庭重点‘敲’、一般家庭定期‘敲’、年轻家庭网上‘敲’”模式。“一会”与民议事。邀请居民代表、物业代表、楼长等,每月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共商社区事务。“一信箱”开门纳谏。设立线下民情信箱,方便居民提交书面意见、建议,多维度征求居民意见。“一热线”迅速响应。向居民发放带有社区、物业24小时值守电话的“联心卡”,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诉求第一时间处置。

治理抓得细,“5治融合”下足绣花功夫。平安法治保民安。学苑社区深化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联动社区民警、片区法律服务中心,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切实推动“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居民自治聚民心。开展“亮身份、作贡献、助发展”系列活动,吸纳126名退休党员、志愿者担任楼长、单元长,选聘16名热心骨干担任“幸福观察员”。齐心共治顺民意。社区整合资源,精准链接德祐生活、泰山科技学院等优质资源,打造“漂流书屋”“幸福驿站”等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对专业服务的需求。服务善治惠民生。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开办“幸福食堂”,解决居民“一口热饭”难题;针对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组织签约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服务;关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调解家庭婚姻矛盾28件。文化慧治优民风。深化“竹缘、问泉、听风”红色文化建设,打造“守望相助”的睦邻文化;组织全民阅读、文化展演等文体活动,推动居民从“陌邻”到“亲邻”再到“睦邻”的转变。

资源链得广,“N方联动”实现多元协同。学苑社区壮大“幸福合伙人”朋友圈,精准链接高职院校、小荷公益等驻地单位及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幸福17”公益市集活动。引入泰慧嫂家政等6家专业社工组织,实施“学苑微光”援助等12个专业项目。培育发展“盛世年华”艺术走秀等12个草根社团组织,搭建凝聚居民、了解诉求、参与治理的平台。募集社区慈善基金,用于生活困难家庭的救助及公益事业。

如今的学苑社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老有所养、幼有所托。“1+5+N”工作法不仅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还让共建有方向、共治有活力、共享有温度。学苑社区将继续深化实践,以更优机制、更实举措,让幸福家园的图景成色足、底色更浓。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