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安金冠宏炼出“山东好味”
市老年大学在全国太极拳 公开赛(山东赛区)中获佳绩
登泰山之巅 赏晚霞夕照
市气象局举办气象预报员竞赛
一盘家常菜 串起邻里情
财政金融协同发力 构筑普惠金融发展新高地
草木为笔 非遗沾衣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草木色彩与香气穿在身上
草木为笔 非遗沾衣

 

(上接01版)靳爱军的工坊里,挂的衣裙以蓝白色为主,往往被游客误认为这是家扎染店。每当此时,母女二人总会耐心向游客解释扎染只是染的一种形式。“夏天蓝白色调比较受欢迎,所以我们以蓝白为主,但是染布有很多种手法,还有型糊染、蜡染等。”靳爱军说。如果说扎染是挥洒的抽象派,能扎出流云万千,型糊染则是细腻的印象派,足以染出整片泰山云天。

工坊最鲜活的气息,莫过于游客沉浸式的体验。靳爱军设计的“体验+文创”套餐,让草木染不再遥不可及。顾客在她们的指导下尝试扎染、型糊染,投入染缸的每一件作品都如同一次未知的“开盲盒”,染出独属于自己的惊喜图案。

身为新生代的宋先骁,还用镜头捕捉草木染之美,借助网络让这项传统技艺广为人知,更痴迷于探索草木间千变万化的色彩组合,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今年刚放暑假的时候,一位年轻学子返乡,从网上看到泰山草木染的视频,专门来到王林坡村,不仅为自己染制T恤,还为母亲定制了专属色彩的布料,同时带来两件心爱衣物,由宋先骁以薯莨混合松木反复调色,最终染出他满意的图案和颜色。一件件褪色的旧衣在染缸中获得“重生”。

泰山草木染本是用泰山植物染色的传统技艺,但在靳爱军母女手里,它成了“万物皆可染”的生活美学。工坊里,T恤、裙子、耳坠、挂饰、摆件错落摆放。“以前我们只染布匹、衣服,现在试着在不同媒介上做文章。”靳爱军说,未来,草木染的触角将延伸至菩提子手串、书籍封面等多元载体,让泰山色彩点缀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用泰山的草木染色,染出的图案自然也离不开泰山。“我们正在开发‘泰山套系’图案,把石刻、日出、云海、姊妹松等元素都染到布上。把草木化作可穿戴的山水,让游客来泰山能带走‘穿在身上的泰山’。”靳爱军指着泰山炊烟巷工作人员的草木染工服,白底蓝花间,“泰山泉乡”的Logo和太阳花图案格外鲜亮。“这就是活广告,让非遗融进生活,才能真正传下去。”靳爱军说。

这两年,靳爱军母女俩还把染坊开进文旅圈,“五一”旗袍走秀、景区文创展、进社区进校园授课……工坊迁入王林坡村,也为这个乡村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动能。今年“五一”前夕,一场融合了泰山草木染旗袍的走秀在泰山炊烟巷惊艳亮相,游客争相打卡。工坊入驻带来的不仅是客流,还有乡村文化品位的提升。靳爱军说,她们还将继续走进社区与校园,将草木染的种子播撒四方。

草木无言,布帛载道。泰山草木染的故事里,藏着老手艺的韧性。当非遗牵手文创,当泰山草木成了“时尚密码”,这间染坊里的蓝与白,早已超越了色彩本身。从章丘染房到泰山脚下,从单一染布到多元文创,在泰山炊烟巷里,靳爱军母女以草木为墨,以染缸为砚,染出了一条“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振兴之路。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