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5日讯(记者 苏婷)“这份告知书把该遵守的制度、该注意的风险都说得清清楚楚,就像有了一本‘操作指南’,我心里踏实多了。”近日,泰安市中意劳动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在收到《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相关要求提醒告知书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份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精心编制的告知书,力求推动社会组织规范运行,从源头上筑牢规范化防线。
据了解,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存在显著差异,加上政策条文专业性强,许多社会组织尤其是新成立的机构常因不熟悉制度而陷入“想规范却不知如何规范”的困境。针对这一痛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系统梳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将分散在各类文件中的要求进行整合提炼,形成了涵盖四大核心板块的告知书。
为增强实用性,告知书采用“条款+确认”模式,在关键内容后设置签字确认栏,通过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的方式,强化责任认知,确保政策要求入脑入心。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优化告知书内容,结合新版《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实施进度,及时更新相关条款,增加案例解读、流程图解等可视化元素,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可读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