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种植户正在采摘葡萄。
图②晶莹饱满的葡萄。
本报8月5日讯(通讯员 邢飞)眼下正值大棚葡萄上市的季节,老城街道河口村的葡萄大棚内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葡萄的香甜气息。
大棚内,深紫色如宝石般的葡萄挂满藤蔓,颗颗晶莹饱满,散发着诱人的果香。“目前,我们共栽种葡萄8000余棵,亩产约2500公斤,主要品种为阳光玫瑰、南太湖特早、玫瑰香、甬优等,结出的葡萄个头匀称、清甜多汁、糖分特别高。”河口村党组织书记吴业松介绍,“在葡萄种植过程当中,我们全程使用有机肥,不掺杂任何激素,完全能达到绿色认证、绿色产品标准。”
产业兴,则乡村兴。葡萄种植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成为带动村民就业的“家门口车间”。正在熟练分拣葡萄的村民张传等说:“我在这里主要就是做些除草、剪枝、施肥的活儿,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像他这样在基地获得稳定务工机会的村民还有很多,特色种植实实在在地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这一串串“致富果”,不仅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还转动着乡村振兴的“紫色引擎”。老城街道将持续发力,加大技术指导与帮扶力度,推动葡萄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让葡萄产业从“甜蜜事业”升级为“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