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观众手中的已不仅是食物,更是一份来自泰山、融入生活的美好祈愿与情感链接。
“‘送馒头’只是我们营造沉浸感的一环。”正如王端增所言,“山体、星空、空气、风声都是演出的一部分。我们将舞台边界彻底消融,让演员在剧情发展中自然地走入观众席表演、互动。”这一设计绝非噱头,其核心目的在于将精心构筑的“场景”从舞台延伸至观众脚下,拉近表演与体验的物理与心理距离,营造一个“包裹感”十足、触手可及的“真实”演艺世界。
传统旅游的“走马观花”模式,正被一种更深度的参与渴望所取代。如今,游客更渴望在精心构筑的“场景”中“养马种花”——即深度融入、主动参与、情感交互,甚至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今年暑假期间,刚开业不久的肥城“梦幻桃花源”景区人气火爆,游客可以在这里参与互动游戏,感受肥城“桃文化”,观看《桃缘奇遇记》等演艺文化盛宴。东平大宋不夜城以“宋韵”为主题,游客可以与身着古装的角色展开互动,和“苏轼”投壶,与棋手对弈,亦或跟“柴大官人”比猜拳,在互动中感受大宋的市井百态。
可见,很多游客期待在文旅体验中找寻的情感共鸣,其实就在于能否创造让人会心一笑的瞬间、设计让人深度参与的互动,从而让游客深度融入“在地文化”的肌理。
“无场景,不文旅”。场景化将是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打造爆款场景,还要敢于跨界试水,与演艺、电竞、动漫、文创等业态渗透交融、相互赋能。正如《只有河南》用戏剧重构土地记忆;长春的大型实景剧《冰嬉图》,用“演艺+冰雪旅游”再现古老的冰嬉场景;故宫文创以萌系IP唤醒年轻群体……成功的跨界场景始终把握着“文化为魂、体验为王”的核心逻辑,让传统空间变身可触摸、可互动、可传播的立体文化磁场。
文旅“破圈”
从“演艺热”到“城市热”
如今,“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方式,“演艺经济”为多地开辟了文旅发展新空间。“演艺+旅游”,这种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具备沉浸式、强互动、重体验等特征,契合游客场景化消费的新需求,被旅游业界视为2025年的“黄金赛道”。对游客而言,它也是认识、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途径。
“一个好的演艺产品,能激发观众了解、探寻当地历史文化的兴趣,‘以演促游’的模式揭开了文旅融合新范式——演艺IP成为本土文化的‘动态展览馆’,推动游客有效延长停留时间并衍生二次消费。”泰山文化研究专家吕继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演艺经济”正成为吸引游客、拉动泰安文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天看景,晚上观演”成为来泰游客的常态化选择。202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942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2.7亿元,分别增长12.3%、12.6%,登泰山游客连续两年超800万人次;外地游客平均留泰时间达到2.12天,同比提高10.4%。今年以来,全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据初步测算,1至6月,泰安旅游总人数达4286.31万人次,同比增加8.96%,旅游总收入415.65亿元,同比增长9.08%。
据泰安市泰山封禅大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曹博文介绍,改版后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异常火爆,极大地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增长。据不完全调查,演出场地周边3公里范围内,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50%,餐饮店铺营业额平均增长60%,旅游商品销售额增长50%,形成了以演出为核心的文旅消费产业链。
岱岳区九女峰片区打造的“故乡的月”沉浸式演出,已成为九女峰的标志性文化品牌,激活了该片区的“民宿经济”,吸引来庞大客流,带动特色民宿规模化发展。
泰山神启跨维数字体验馆以本土神话为蓝本,运用数字技术重构文化场景;央视《启航2025》跨年晚会通过全国性平台传播泰安元素,收视率一路长虹;泰山国际登山节与旅行商大会构建起对外交流的立体网络,而新青年音乐节、泰山动漫节等青年文化IP则成为流量引擎,凸显了“文化体验+商业生态”模式的爆发力。
然而,如何避免“热闹”过后的“沉寂”?
这就需要根植泰安这块土地上,守正创新,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向重品质、重融合、重服务的方向转型升级。要大力推进“文旅+百业”跨界融合,搞好策划创意,善于点石成金、“无中生有”,推出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新服务、新营销、新模式,吸引更多流量,推动文旅“长红”;要在现有“泰山+”产品体系基础上,推动更多景区景点、场景业态、艺术展演与泰山景区联动,打造更多产品组合,提高“串珠成链”效果;从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提升上双向发力,不间断推出系列主题文旅活动,持续提升文旅市场热度;策划更多演唱会、音乐节及各类营业性演出,争取更多会展活动落户泰安,让活动流量变发展增量。
一地一历史,一域一风华。文旅演艺当如何升维“破圈”?泰安给出的答案是:挣脱对“声光电”的纯粹依赖,跳出“同质化”的窠臼,结合地域特色,锻造更多“大而精、小而美”的精品力作。
当一座城市能够将“齐鲁青未了”的诗意、“江流天地外”的壮阔转化为当代人的精神养分时,它便真正找到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密钥,也顺理成章地指向了城市发展的深层逻辑,为城市的发展创造多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