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莉 王文娟
自2020年岱岳区全面启动信用体系建设以来,道朗镇康庄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村情、突出特色,将信用体系建设与“为民协商”工作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信用促治理、以协商聚民心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如今,信用体系已成为该村提升治理效能、激发内生动力的“金钥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蔚然成风,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党建引领织密网,协商共议定方向。该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将信用体系建设深度嵌入网格化管理。全村科学划分为3个网格,配备3名网格员和8名协管员,确保信用工作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该村“两委”依托“为民协商”议事平台,多次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网格员等,围绕信用体系如何建、评价标准如何定、激励措施如何落实等核心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确保信用体系建设方向符合村情民意、各项举措精准有效,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执行保障。
精准施策建体系,协商赋能增认同。在严格落实岱岳区信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该村通过“为民协商”议事程序,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反复讨论修订,最终制定了具有本村特色的信用评价体系,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防火防汛等重点工作与信用积分紧密挂钩。“为民协商”让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而是“自下而上”的共商共建,显著增强了村民对信用体系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
信用有价激活力,协商共促可持续。为让信用价值“看得见、摸得着”,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该村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信用积分兑换活动,村民可在“信用超市”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该村还为信用积分排名前20的村民发放50元纯净水水卡,信用惠民水站的投入使用,点燃了大家争当先进的热情。这些激励措施的具体形式同样是“为民协商”议事会议的重要议题。兑换物品的选择、水卡发放的名额和标准等都经过“为民协商”议事会成员的充分讨论和表决,确保激励措施公平合理和可持续,并能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信用建设真正实现良性循环。
协商共治结硕果,乡村焕发新气象。“为民协商”与信用体系的深度融合为该村治理注入了强大合力。一年多来,该村运用“协商共议定规则、信用积分促落实”模式,有效破解了诸多治理难题,村容村貌实现质的飞跃,房前屋后整洁有序;移风易俗深入人心,文明节俭蔚然成风;村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在“信用抓手”和“协商平台”的双重支撑下,村级治理变得更加高效、顺畅,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乡村处处焕发着文明和谐、蓬勃向上的新活力。
康庄村的生动实践深刻证明,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引擎”,“为民协商”是确保“引擎”高效、平稳、持久运行的“润滑剂”和“方向盘”。两者相辅相成,规范了村民行为,凝聚了治理共识。该村将继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用好用活“为民协商”机制,让信用之花在协商共治的沃土上持续绽放,绘就更加绚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