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民意有渠道
立法联系点让民意直抵立法案头
“支持设立家庭养老床位,由养老服务组织以及其他组织提供上门服务……”近期,在东平县老湖镇凤凰家园社区,一场《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宣讲会以“唠家常”的方式举行。这种“零距离”的民主实践,是泰安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生动缩影。
立法联系点搭建了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法规从纸面走向群众心里。为了在立法过程中原汁原味地吸收群众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3个立法服务基地、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工作规则和标准化建设方案,设置了专职联络员,构建起立法意见征询、汇总、上报、反馈“一条龙”的服务网络。
“我们积极拓展立法联系点的内涵和形式,着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载体、倾听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平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阵地。”东平县人大法制委员会负责人蒿树常告诉记者,立法联系点自设立以来,积极配合全国和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山东省东平湖保护条例》、“黄河水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利用”法规、《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立法调研,收集各层面意见和建议43条。群众在养犬管理条例、停车管理条例意见征求过程中提出的“每户限养一只犬”“学校周边划临时停车位”等建议均被采纳。
今年6月1日,《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我市唯一扎根乡镇的立法联系点的岱岳区大汶口镇地方立法联系点,是《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条例》诞生的“助推器”。线下,该立法联系点通过座谈研讨、现场设点、信箱收集等方式,让群众心声直达立法案头;线上,该立法联系点通过微信群、公众号、代表“二维码”等渠道,让群众随时“指尖发声”。大汶口文化保护开发促进会的专家学者及民间爱好者在此汇聚智慧,让这座立法“前哨站”为高质量立法提供助力。
在泰山区东湖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更是充满“烟火气”。东湖社区不仅设立了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箱,还打造了“东湖议事平台”“马扎会”“楼头会”等立法工作品牌,针对不同的立法议题,邀请社区内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居民参加,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东湖社区还利用“一键通”平台、居民微信群等发布有关内容,与群众保持实时互动。东湖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自开展工作以来,先后组织召开养犬管理条例、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停车管理条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等地方法规征求意见和建议会,收集意见和建议200余条,为相关条例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鲜活的民意参考。
如今,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征集民意、法治宣传、法规研究”的综合体,不断展现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优势,让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
智汇有力量
让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一部高质量法规的诞生,离不开民意的支撑,也离不开专业智慧的加持。今年7月15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审议了《泰安市汶阳田保护条例(草案)》。在汶阳田保护条例制定过程中,为准确定义汶阳田,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进行了多番论证,在专家的助力下,汶阳田以“优质耕地”的法律身份获得保护,为地域农业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
泰安市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丽娜带领的合作社位于汶阳田的核心腹地。作为专家代表,薛丽娜多次参与立法调研,并在科技赋能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议。“我希望在立法中加入土壤改良、技术提升、智慧农业等内容,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薛丽娜说。
科学立法离不开专业智慧的深度赋能。市人大常委会组建“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顾问”和“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年度立法咨询智库入库专家”两大智库,专家参与法规调研起草、审议表决等环节,为重点条款修改与争议问题处理“把脉开方”。2024年,泰山学院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的成立,促进了立法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搭乘数字快车,推进“码上立法”“云端立法”,通过“网、微、抖、端”云平台全面发力,公开征求意见,开展普法宣传,助推条例落地。在养犬管理条例、停车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千余个“金点子”通过云端汇集。在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前,“人大小课堂”闪亮上线,通过立法专员解读法规,为法规实施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泰安数字人大”建成后,数智立法模式更是如虎添翼,市人大常委会目前已通过“数字人大”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300余条,并建成了集“民意征集、普法宣传、信息管理”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立法信息平台,让法律法规通过数智云端“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好立法的“后半篇文章”需要持续发力。市人大常委会适时开展“立法回头看”,对多部条例的实施效果、执法情况、群众反馈进行评估,提高法规知晓率。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探索开展法规实施效果评测,依托专业力量让“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的法律”,让地方性法规的“牙齿”真正“咬合”。
从泰山脚下的立法联系点到云端上的民意平台,从创新性条款到精细化规定,泰安10年立法路,勾勒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体图景。这些满载民意的法规,正在以“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实践,让立法从文本走向生活,让法治从纸面融入民心,书写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答卷。